精神分析的理论太多,术语太多,听上去好像非常理智化的样子。但其实有很多的术语,如果我们把它翻译成更贴近内心感受的话,它其实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我们今天所谈到的爱恨情仇的东西息息相关、非常贴近的这么一种语言。
从弗洛伊德到温尼克特
科特爱与恨是日常用语,但如果要把它翻成术语(虽然代表一部分而非全部),大家知道当我们谈到弗洛伊德的理论时,势必会说到驱力理论,驱力是很术语的一个词,我们会说力比多和攻击性这两个驱力。但利比多其实是爱欲,就像弗洛伊德在给爱因斯坦的信里面,他就谈到了人类的本能,也就是我们生物本性的一些东西:“一种是那些寻求保存和联合的本能——我们称之为‘爱欲的’本能……或者‘性欲的’”,这是一种粘合的力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爱、性、情的欲望或者需求,或者是愉悦的,哪怕躯体愉悦的;“另一种是那些寻求破坏和杀戮的本能,以及我们组合为攻击或毁灭的本能”-“这只不过是对人们普遍熟悉的爱与恨之间的对立性的一种理论阐述”(p232)。
总结来讲,“爱”既有爱欲的、情欲的、性欲的部分,也有更广泛意义上的大爱的部分。但不论如何,当我们谈爱的时候,其实是你爱我,我爱你,它里面会有情感的互相流动,会是一种更粘合、黏连的力量。爱把两个人合二为一,然后不仅合二为一,还会有孕育,还会有生长,还会有欣欣向荣,会发展、会勃发,爱有生命力的力量在里面。而当我们谈到恨的时候,通常我们会想到的是攻击的、毁灭的,破坏的,如果恨的、愤怒的、冷漠的力量超过爱欲的力量,它可能会导致死亡与毁灭。
宏观的角度来讲,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不就是不断地由爱恨交织来发展进行的嘛!爱会带来所谓的繁荣、昌盛、勃发,但是到一定顶点的时候,可能就是某些东西到极致了走向衰亡。这时可能会有毁灭,会有杀戮,甚至是世界性的战争,然后一片萧条。而在这个死寂之中又会有新的东西,一些生命的芽勃发出来,再孕育、再生长、再发展,它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是当我们说循环往复的时候,它里面其实又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要么是爱,要么是恨。通常情况,当我们谈到爱与恨的时候,两者同时又是交织不可分割的。因为当我们说爱时,它并不只是黏连,它一定要有力量在这个里面,它其实是要有攻击性的部分在里面的。而当我们说恨的时候,恨的背后又蕴含着很多的爱欲交织其中。
关于这样一种爱恨交织,可能在弗洛伊德非常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里,我觉得是把这个爱恨交织,又爱又恨又有攻击,然后又害怕自己攻击不成被灭掉,又有压抑、又有恐惧、又有认同,就是这种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更象征意义上,不论如何对一个小男孩来讲,他爱欲的对象(母亲)是他父亲实际占有的欲望。他如果想要夺到这个爱欲,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他必须要有攻击性,他必须要去把这个阻止他获得爱欲的人杀戮掉。但在这个杀戮的过程中,他又会有恐惧。就是万一自己力量不够,被灭掉怎么办?也就是会有攻击,以及可能攻击不能,自己被阉割掉的恐惧焦虑,那么可能又会把自己的愤怒攻击压抑掉,认同父亲,然后成长,对吧!这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东西,但不论如何在这里其实我们会看到,所谓爱和恨通常都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的。爱里要有恨的力量,而恨里可能又会隐藏着很深的爱欲,这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所谈到的爱恨的部分。
而我们知道,弗洛伊德之后的梅兰尼.克莱因是继承了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的。但她在研习既有理论的基础之上,有一个非常大的贡献跟创建,是她谈到了从偏执-分裂位到抑郁位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内疚感与修复的过程。当我们只是恨的时候,就是我只是想把这个人灭掉,但是如果当我们开始有了对于这个人将心比心的爱,感同身受的同理的时候,那么当我伤到这个人时,以及觉得和这个人在关系中,TA对我的爱的部分超过了恨的部分,我伤到了TA,其实会有内疚,那么有了内疚的话会有修复。那么有了修复以后,恨就并不仅仅只是恨,并不是说恨了以后就是你死我活,然后就是鱼死网破,而是有了内疚,有了会感受到爱超过恨的力量,有了重新修复,那么恨的力量就不至于把两个人全部散掉。我们知道恨或者攻击,它是把人切开的力量,爱的力量是把人粘合的力量,那么当爱的力量超越恨的力量时,修复的能力其实又生发出来了,包括我们重新的生长跟创造性的力量又生发出来。而这一部分我会觉得对于我们小的时候有一些创伤,然后在成年后,想要获得一个继续成长的过程,这种更强大的爱与修复的能量,其实是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梅兰尼.克莱因的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有一个大家可能会不太熟的,叫伊迪斯.雅各布森,她是被归入到了自我心理学派当中,但她其实对于客体关系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贡献。因为伊迪斯.雅各布森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对于本能驱力理论的修正,她尤其把爱与恨的力量延展到了关于客体关系中客体的整合以及分离个体化的议题之上。她有谈到说恨或者是攻击性,其实是一种分化的力量。大家想是不是?婴儿在最早期的时候,TA其实对于自体还是客体,身体感觉还是心理感觉,好还是坏,其实是混作一坨没有区分的。她谈到攻击性或者是恨的力量,其实是一种分化的力量,它把混沌一片变得有差异化了,变得有条理了,并且促进了分离以及自体与他体的意象的分化,和自体从他体中过度粘合里的分化。独立成长的过程,其实是需要攻击性的部分在里面的。但同时,如果只是攻击性,只是恨,只是分化又是不够的,她就谈到了力比多,或者是爱欲在发展过程中作为心理成长的黏合剂的作用。
如果大家了解一点客体关系理论都知道,我们会谈到早年创伤比较强的话,TA会没有办法整合好客体与坏客体,就会比较极端。因为坏的部分太多了,但是又需要有好的体验,所以容易要么理想化的,有一面就是极度好的体验;如果好的体验没有的话,“唰”地又跳到坏的体验了。而雅各布森会觉得爱欲的力量,是可以帮助我们整合好客体和坏客体,好自体和坏自体,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稳定,统整整合而平稳,这个部分其实是需要爱欲的力量在里面的。
包括像客体关系理论的温尼科特其实也谈到过孩子天生的攻击性,包括抓呀、踢呀、咬啊、撕啊,他会觉得其实都是一种内在的活力,是非好非坏的。其实我们最初的时候,这些力量只是内在的动能而已,它没有好坏,只是被我们二分化了,定义了好坏,让我不断地在二分里面切来切去。然后他也谈到,只有当母亲能够在婴儿的攻击之下“存活”下来,没有被婴儿打死,也没有把婴儿灭掉,那么在这个情境之下,婴儿的内疚感啊、同理心啊才能够发展出来。爱的部分,其实又是在允许孩子恨的部分能够肆意表达出来的情况下,才能够得以更好地生发和统和的。
所以当我们谈到爱与恨的时候,它永远都是就是交织在一起,爱中有恨,恨中有爱。而我们要有爱的能力,我们又需要有恨的能力或者攻击的能力,让我们能够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人,然后再去爱,它是循环往复,并且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那里的。与受伤的爱
但不论如何,当我们谈到爱与恨,谈到关系中,不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系,究竟是好的体验、自由流动的爱的这种连接的体验,还是恨的、愤怒的、攻击的、分离的体验更占上风时,其实里面就涉及到一个质和量的问题。如果归结下来,所谓的质,就是我们所说的质地:爱的质地,从一个人眼睛里面体会到那种爱的光芒,和那种恨的火焰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个质地里面又会分这种爱,根据每个人个性的不一样,既可以是非常热烈地,也可以是非常温润的;而恨的部分,既可以是冷到寒冰,也可以只是微微拒绝的冷淡-就是它的质性又不一样。而除了质地以外,还有力量的部分,就是在我们身上所储存的爱的、积极的、正向的能量或者体验,是超过还是不如所谓恨的、痛苦的、创伤的、愤怒的体验,它其实是会有这样两个部分。
而就我们所谈到的早年创伤,也有可能是成年后的创伤,但不论如何从创伤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可以说是在寻求爱的过程中,在关系中,因为我们成长都是在关系当中所体验到的那种痛苦的、受伤的或者恨的体验,其实超过了更美好的、更积极的、更粘合的、更成长的、更流动的爱的体验的部分。而这个部分,痛苦的体验太强烈了,强烈到以至于我们身体没有办法消化掉它。我们有的时候会讲打不死的会让你变得更强大,但这里会有个前提是你有能力把打不死你的那些痛苦的东西消化掉,然后你的力量会变得更强。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去消化掉这部分伤痛感,那这种伤痛就会以一种异化的客体关系的形式“硌”在了心里面。它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不断地以投射、投射认同的方式排除体外再吸进体内,痛苦地循环着。
而我刚才特别强调了一下“寻求爱的过程”,是因为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追寻或者是趋向愉悦的、快乐的、美好的体验,都是我们人类本性当中最最本能的驱力或者推动力。
这个部分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里,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谈到本我时,其实就谈到本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欲望的,这个本我追寻的就是快乐、愉悦——我们就是要舒服一点,不要痛苦一点。如果从我们自身的体验上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维度上来讲,都是这个样子的。
从快乐的角度上来讲,它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偏于实际感官的,比如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不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舒服了?食物做得越来越精致,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出行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包括衣服的质地也都是越来越往细腻了,会更贴合皮肤的那种舒适感去发展。当然,特别重要的还包括情欲或者性欲的追寻,对极致的躯体享受、愉悦的追寻,这是生物体永恒的主题!而另一部分,未必完全跟身体感官相同,但它会跟我们内心的自尊、自我价值以及社会评判下的良好感受息息相关。比如,你背着1万块的包和20块的包,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还只是包而已,即便会有差异,也不会差多少。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化的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认同所带来的快乐或者愉悦的体验。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从关系或者依恋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知道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比,他从生存本能的需要,阐述了依恋的基本需要。因为我们知道婴儿刚诞生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TA是需要能够生存下来,活下来,以及在情绪上觉得安全、被保护,不处于惊恐当中。那么,这最基本的需要,其实促使生物包括人类的孩子,在寻求TA最亲近的母体的保护中,会寻求那种基本的爱与依恋,这也是作为一个生物体本能的需求。
而如果在追寻爱的过程中,受创伤的体验越强,创伤被硌在里面,而没有被消化掉,那么相似的情境就会不断唤起这种伤痛。如果伤痛太过剧烈,就会阻碍爱的生发和流动。这对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亲密之爱的浓度、强度、连接的维度实在是既广又深。因此,如果早年带来的创伤体验非常强,痛苦感也就越强,因为爱得越深、渴求越高,伤痛也就越强。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下2010年去南禅寺的内观体验,有不断重复的核心观念——觉知、无常、平等心。内观其实有很多深奥的内容,我们从其中一个维度来讲的话,他就特别谈到了人类本性中的趋利避害-舒服的东西追逐,不好的东西推开,而内观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我们趋利避害的本性的觉察与修正。内观会谈到因缘和合而生灭,当我们能够从更深的角度来理解缘起缘灭的话,我们也许更能够以平等心,去对待生命中快乐或者痛苦的事情。面对愉悦,不要紧紧抓住,因为你抓也不一定能抓住;面对痛苦,也不要逃避,因为过了一段时间痛苦自然就会过去。
那么,既然我们刚才讲了爱的无法流动,主要是因为是在不同阶段所受到的伤害感,超过了我们的消化程度。那么,它就会以异化的形式,硌在身体里,影响爱的自然表达与流动。而这部分,其实涉及到了我们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需要。如果这部分需要不能被满足,就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创伤。这里有一个发展谱系,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不同的理论家其实建构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比如说弗洛伊德的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埃里克.艾里克森的成长八阶段,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等。不同的理论家,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不同的建构,而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对应着不同的需求。因为我们今天课时有限,我就只是从概念的角度上来大致做个总结。这个总结很容易理解:当一个孩子越小的时候,TA越脆弱,也越无法独立,对大人的依恋和被保护、被呵护的需要也就越大和越基础。因为小的时候,连吃喝拉撒都没办法独立完成。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受到的创伤越重,这就越会在孩子的人格成长的底层留下影响,这就好比打地基,如果地基出现问题,整栋楼都会受到影响。
其实,我们都清楚前三年的重要性,这也是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从弗洛伊德开始到后来的理论家,他们对于孩子的研究越来越早,但这些研究大都还没到胎儿期或者是胎儿前期,而只是在出生以后。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孩子慢慢成长,TA的力量会随之增强。同样的刺激,对于TA的伤害也会越弱。比如说一个婴儿,你一天不给他饭吃,他可能就会被饿垮,但如果是一个青春期的男孩,他饿一天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这里面就涉及到我们所谓的刺激力度相较于承受力的问题。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刺激的承受力度和保护力度都会不同,对于养育的要求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在一个阶段来说可能是保护性措施,但在另外一个养育阶段,这就可能会成为一个创伤性的体验。
比如说,对一个孩子来讲,他可能婴儿期的时候,需要妈妈24小时的照顾,随时保护他身体的安全,身体需要的满足,情绪的回应等等。但是如果这个小男婴已经长到青春期了,他还没办法跟他妈妈分离,每天晚上还要跟他妈妈睡在一起,把他爸爸赶到隔壁房间去,每天还要他妈妈接送。那么,这个在婴儿期的保护性的养育方式,在青春期可能就会成为“创伤”。当然,它不像实际我们看到的虐待性创伤那么明显,但我们可以想见他成年以后,能独立出来吗?
因为我们前面谈到了,你要有爱的能力或者想要成长,里面要有攻击性啊!他要分化,他要有力量,然后才能去爱啊!那他如果黏着的话,就没办法分化出去,他能够独立去上学、能够独立去工作吗?能够独立走出家庭去建立他自己的亲密关系吗?那么这个部分,我们不得不为他担心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的创伤,有它特定的阶段性,和互动过程中交织的复杂性,所以今天也没有办法把它完整地讲清楚,只能讲一个概念在这里。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当我们说到创伤,好像就一部分人很创伤,还有一部分人很幸福。我觉得也未必,每个人多多少少,不大可能在一个非常完美的成长环境当中,该共情的时候共情了,该独立的时候就让你独立了,对吧!总是会有这里缺一点、那里少一点的嘛,就是每个人多少都会有创伤的部分,或多或少而已。
客体关系中的内射与投射
从人格的角度来讲,它其实有非常多的面向。我们今天讲爱恨、关系,那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而已。但如果我们从爱恨的维度,从关系的维度上来讲的话,就势必要去谈论一个核心的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在客体关系的内摄和投射。
因为我们前面谈了爱恨,说到了先天与后天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先天股本和后天养育,同一个养育方式,对有的孩子没问题,对有的孩子有创伤,这个是共同构建的。但不论如何,在这个共同构建之下,内摄的坏的、或者是恨的、或者是创伤性的客体,势必会有相对应的自体,如果是一个虐待性的客体,那另外一方,所体验到的自体就是受虐性的自体,它是有对应的;而好客体,是积极的嘛,另一部分也感觉到好自体,有相对性。相对而言更多充斥着的坏的、恨的、创伤性的客体关系,客体与自体,往往是早年的创伤性体验太重了,以至于太过充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了。而某种程度而言,精神分析本质,就是探索潜意识的客体关系模式。这互动的过程中,自己的内心就是心理动力的组成,而这部分会在人跟人之间非常复杂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被唤起,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非常重要的亲密关系。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共同构筑的。举个例子,比如讲一对夫妻,老公比较理智化,比较喜欢讲道理,这个在男性当中比较常见,对吧!不解风情的这么一个男人。他的妻子有天回家,吃饭的时候,饭桌上跟老公抱怨她最近遇到的事情,觉得自己非常憋屈,也非常愤怒,并且觉得这种事情已经发生好多次了。她那个同事,明明很多事情都是她做的,但是她同事就把她的功劳窃为己有了,而且当天又在跟领导高层汇报的会议上邀功去了。她觉得非常愤怒,非常憋气,但就是说不出来所以就回去跟老公抱怨。老公听完后就跟她说:“不是跟你说过好多回了吗?这种人嘛你就离她远点,你老是把自己搞到这样的处境,你看看你又抱怨了吧!”
她老公就讲说了这么一句话,对吧,我们前面说他不能理解体贴她的情绪嘛,就把她说了一通。那么说一通的话都是这个男人的问题吗?未必!这里还有一个接收者,也就是涉及到在这个共同的场域里,是双方的共同构建。
如果这个男人的妻子,从小是一个不太被父母接受的,也就是父母对她比较挑剔、高要求的、指责的,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那么对于她来讲,在她爱的关系当中,有一些没有办法越过的、恨的、或者是坏的自体与客体感的部分。那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她可能会火起来了,要么吵一架,要么生闷气。她可能会觉得你一点都不体贴我、不理解我,我跟你说了我的痛苦了,你还来指责我。因为老公的话很容易被体会指责,“我都跟你说了,你还这样”。这样的对话,可能会造成很痛苦甚至受伤感的再现。当然我举的例子只是一件小事,但如果类似的事情反反复复,并且重大到原则问题的话,双方也许婚姻就不保了,或者只是在一个名存实亡的婚姻中。就是那种恨的或者受伤的部分太大,爱的力量无法扛得过恨的力量。
但如果这个妻子知道她老公其实是一个很靠谱的、也很负责任的,他这么说其实也是关心自己、心疼自己,只是他说话的方式总是这样很冲的,没什么情感体贴的。那她可能会回他一句,“哦哟!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的,我就跟你说一下,你烦死了”,就把他打发到厨房里洗碗去了。这样的话,这老公可能身上会有一些“硌”的部分,但这个“硌”的部分并没有激起妻子身上的创伤,所以他们的关系是没有问题,只是一件小事,过了就过了。
或者也许这个妻子会跟他说,你这样说的话,没有体贴到我的感受,你只是从你的角度说我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怨念,也在思考,我今天来不是想跟你讨论的嘛!那也许她的回复可以促进她老公重新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也许他下一次会修正,也许他们的沟通或者互相支持的部分会越来越好。
我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想说在这个里面,其实是有共同塑造的部分。而同样的说话人,接收那句话的人不一样,在同样的一句话里,所唤起的重要情感体验和抓住的主要线索的部分,是会不一样的。
当然如果换一个老公,这个老公成长在一个非常情感外露,也情感支持的家庭,可能这个妻子一说以后,他马上给予的就是情感的抚慰与支持。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即便是我们所说的那个小时候很容易被父母指责,而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妻子,可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她的创伤体验就不会被激发。相对来讲,他们可以维持一种稳定的关系,甚至这个妻子在这样一个具有支持性的关系中,可能会修复内在的自己不够好被指责的感觉,而变得更自信、更有力量起来,这些都是变动流动的。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是伴侣关系或亲密关系,当他们合二为一时,就要看到他们共同部分的力量。如果这个妻子有小时候带来的创伤,但丈夫爱的部分更多,他们俩加起来,爱的力量还是能够修复恨的伤痛,那会积极稳定地,也许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那如果双方都撞到一块了,男的冷漠,女的从小就无法依恋,一次次的渴求,一次次的落空,一次次的被拒绝,或者一次次的换来换去。以至于任何一点的冷淡,或者是没有回应所激发的创伤,都是死亡般的断裂的话,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这两个人配对,就是一种创伤体验更容易被激活的配对形式,那伤痛感就会非常剧烈地被激了起来。但如果一方能够告诉对方,他的行为会激起自己什么样的感觉,而对方可以调整,那在这个过程中是可以慢慢修复的。这个里面是非常微妙的,双方“共业”的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这里既有配对的部分,也有就是单个个体的部分。那我们先把配对的部分放在一边,从单个个体的角度上来讲一讲。
这里影响或者是导致亲密关系困境的,不论是能不能走进关系,还是能不能在关系当中维持,或者维持了以后,是不是能够有相对而言比较满足的亲密关系体验。在这个里面一个非常核心的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射与投射。如果一个人在早年关系中吸进去的,也就是内摄或者体验到的创伤的、痛苦的、坏的关系体验越多,TA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被唤起的这个维度就会越强。就如果一个人像是浑身带着天线,一点点刺激都会引起很多伤痛的话,那在亲密关系中可能全方位立体的伤痛感都会被触发起来。那如果被触发的伤痛感超过了爱的力量,那可能这个“爱的关系”就没法持续下去了!
这里面其实我特别想声明的一句,因为语言它也是没办法,它是一个差异性的东西。就是当我讲一的时候,我就把二给否定了,或者当我讲是的时候,我就把否给否定了。因为我们今天讲爱恨跟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好像显得如果你这方面有问题就是个大问题一样,但我想强调的就是我们生命其实有非常非常多的维度,每个人有长长短短的部分,并不是说有亲密关系就是好的,没有亲密关系就是坏的; 能走进就是好的,不能走进就是坏的,其实是没有这样的一个定义或者是标签的。包括我们所说成长或者探索,目标就是建立亲密关系?也未必。
生命有很多的维度,就像我们看到那么多的高僧大德,对吧!怎么说呢?我只是想从爱恨的维度来谈一谈,从这个视角,而不论好坏高低,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先天的股本和后天的那些伤痛,很努力地活在人世间,就是我一直说,包括前几天我跟我的分析师还说:“以前老不太接受自己,非得把自己整成完美人格”,所以会觉得说尽力而为,做自己能做的,然后接受自己现在的样子,也接受有些东西即便渴求,可能一辈子也都没有了。没有了就哀悼,再继续往前走,对吧!
好,把例子讲了以后,我再回到我们刚刚讲的那个部分。
虚幻的真实之痛
刚才所说的如果在关系中,那种伤痛感或恨、愤怒,我们所谓坏的痛苦情绪体验越多的话,其实在这个关系中,是被这个人的回应方式所激发的,早年痛苦的情绪体验唤起的部分就越多。讲明白这个议题了,只是在这个里面,在修通的过程中,非常非常艰难也非常不容易的那一步,就是原来我们都是用投射的方式把它投出去的。比如说你这个人就是非常坏,你是一个非常冷淡、情感隔离的、没有情感回应的、抛弃我的人。
当这样投射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可以控制的,比如说这个人太坏了,我就把TA排除我的生命之外,或者我遇到的所有男人都是狗屁,那好,我不结婚,我一辈子单身了。这个部分其实是可以把内在痛苦的部分投到外面去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最艰难的那一步,就是说突然意识到TMD不是那个人坏,是他身上的特质,把我身上那个非常坏的感受跟体验激发起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内在那种恨、痛苦、愤怒没办法投射了。
然后有一天可能意识到连父母都没办法投射了,因为我们很容易恨父母。然后会发现好像只能自己吃进,要把自己各种伤痛的部分自己消化。消化了以后,再去重新体验和看到那个人身上,也许TA积极善良,很美好的那部分东西。而这些是我们被那些伤痛的防御,跟投射的部分所遮住的,看不到那个人相对真实的存在,所以需要重新真正意义上地去体验这个人。
这个步骤其实是非常非常艰难的,因为这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去恨了,然后过去的那个我,那个铠甲其实已经是自我的一部分了。如果我要去重新爱一个人的话,意味着自己要打自己一锤,你看看,还是你自己内在的这部分东西,需要自己去消化。然后你重新去体验那个人,要重新扛住,TA不是抛弃我了,而是我的被抛弃感被唤起了,我还要再去接近。
而在接近的时候,可能早年那种被遗弃感,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又会再唤起来,这个要穿越的是我们早年没有办法穿越的伤痛,所以我们的人格才会驻留在那里,但现在我们要闯过以前根本没办法闯过的关。包括如果一个人TA的自尊自恋的维度,特别影响到TA去依恋他人。如果表现我需要你,求求你不要走吧,TA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感被严重地削弱或者伤害了。如果TA要再去把TA内心的渴望表达出来,意味着TA要重新去体验自己整个自尊碎了一地的感觉。而唯其通过这最艰难的一步,知道原来都是些投射的东西,消化了以后,再去重新体验和看到那个人身上,也许积极善良、很美好的那部分东西。
需要先把内在自身这部分唤起来的感受体验,包括可能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看不起别人,觉得被控制了,觉得自己不断被入侵了,过度的讨好等等。就是在关系中,硌着的很伤痛的部分,更多的是看到原来我被唤起了属于我自己的这部分东西,而不再投射出去了。自己能够去吃进、消化,然后慢慢地去把那些障碍的东西剥掉,才能有可能去看清楚对面的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也许真的是所谓的坏,或者不合适或者是怎么样,那就结束。
所以需要把屏障拿掉,才能看清楚这个人实在的样子。而唯有通过最艰难的一步,才能从内心投射的建构中挣脱出来。
而且这个时候,我自己还没修到,会有更深层的地方,它其实是一种很深的爱、慈悲或者是情感流动的部分,但这部分,又不是那种分裂性的极致的爱与理想化,而是有着对于人性中各自长长短短,力所能及或者不能及,每个人都因着自己的天分和后天的境遇而尽力的活着的那部分的接受、接纳、悲悯也好,然后能够同理,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这便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了。
但这条路不好走,我我有时候也想,TMD不干了,这样活着也挺好,但可能内在还是会有一股力量在推动。就像周五我跟分析师聊天,聊了十几分钟,我跟他说我在防御,他说你在防御什么?我在防御面对痛苦的情绪。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从成长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至少自己这么多年搞下来,真的除了面对自己,除了有勇气跟力量去穿越那些伤痛以外,还真的没有其他路能走。所以就走走,走累了就停一停,翻得过的翻,翻不过的就接受一下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力所能及,给自己找到一个能够平衡的生存环境。有的时候翻不过也是一件好事,翻不过的话自己知道翻难,翻过去难,然后看别人也就知道,对别人要求也不会太高,知道大家走这条路都不容易,可能也就更能接受自己跟他人了,所以我们就尽力而为吧!
其实我也蛮感谢大家一直都在听我的课,我会觉得可能在这个里面,在我心中,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实际上的群体,对吧!大家都在各自的环境当中,我也是一个人在家里,但我还是会知道我们共同在走这一条路,可能也会让自己内心觉得并不孤单吧!虽然我们彼此并不能见到,但是会想着自己在前进,那边也有一个人,也许会给各自一些力量与坚持,更能够扛住那些痛苦,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