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我妈说她得知了一个很不错的中医,非要带我去把把脉。我同意了,医生给我把脉后说的一句话尤其入我心坎,他对我妈说:“你闺女看起来是个很温婉的人,没想到很喜欢生闷气啊。”
我不禁苦笑,这个问题我早就琢磨过一段时间了,我为什么喜欢生闷气?
我四岁的时候,一次对门的小姑娘和她奶奶来我家串门,小姑娘玩儿了一会儿我的玩具熊,临走时我妈就非要把玩具熊送给人家。我当然不愿意,自己的玩具为什么说送人就送人,就哭闹着不让。后来发生的一幕我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想哭,为了制止我的哭闹,我妈开始把我往其他房间里关。小孩子都是怕黑的,我妈把我关了卧室又关卫生间,我爸当时在家却也没制止什么。这件事情已经过去18年了,某个场景还历历在目:我妈用力把卫生间门儿往外拽要把我关起来,我号啕大哭着往另一个方向用力拉求她别关我,后来的事情记不得了,反正玩具熊一定是被拿走了。
三四年前,我给我妈说起这件事儿,义愤填膺地说:“我就觉得这件事儿你做得不对。我喜欢的东西为什么要因为你的心情说送人就送人,而且你为什么还要把我关黑屋?”我妈听罢有些吃惊,她实在没想到她都忘了的事情,我能记到现在,她有些理亏地说道:“这不是为了教你为人要大方一点嘛。你看这孩子,还记仇呢!”
七月份我出国读书前,我妈和我去开一张全币种子母卡方便我在国外用。在VIP休息室等待办理业务时,接待人员问我们喝点什么,我妈要了茶水,我要了咖啡。茶水容易,放上茶包倒上开水就好,而咖啡机从启动到磨好需要一些时间。我妈此时说了一句:“你看你非要点咖啡,让阿姨这么麻烦。”
我妈工作临时调度到市区,就近租了一套公寓方便临时休息,有一次我晚上去陪她住,九点半的时候我妈提醒我:“这么晚了,穿拖鞋走路别拖拉拖拉的,把脚抬起来,不要影响楼下邻居休息。”
不光是我妈这么懂得“关怀”人,我爸也是。我不否定他们时刻提醒我要尊重人体谅人的初衷,但是也禁不住埋怨他们,因为从小到大,他们总是一味告诫我要时刻考虑别人,却从来没教过我:当别人不尊重你影响到你甚至触犯了你的利益时,你该怎么做。
也许是因为我爸我妈都是从企业基层干到单位顶级领导的人,受长期管理员工的影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眼光难免挑剔了些,希望孩子具备一切优良品质,所以在教育我时,上纲上线这种事情就避免不了。我在这种环境长大,自然是乖乖女,既然他们如此看重体谅他人这种美德,我自然也唯唯诺诺,但凡能意识到的方面,在待人接物中自然不敢懈怠。读本科时,室友A说我是宿舍最成熟的人,我呵呵一笑。的确,我心里琢磨的事情,是比同龄人多了一点,即使我家庭幸福,衣食无忧。毕竟从小我爸妈对我品质有着严格要求,我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要面对他俩上纲上线地说教,造就了我必须心思缜密,事事多考虑一些的性子。
然而,如果我也能遇到一个很懂得顾及他人感受的人,我们的相处自然非常舒适愉快,我会很幸运。但现实情况是,我遇到的大部分人,本身就没有体谅人的意识,从来都是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甚至在部分人的价值观里“占不到便宜就是吃亏”的小心思还若隐若现,我这样的人在他们潜意识里就被贴上了“软柿子”,“好说话”的标签。不幸的是,我父母过度的看重“我要时刻体谅他人”的优良品质,忽略了别人并不会尊重我的可能性,自然也没教会我该怎样践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个道理。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向我讲述了她最近的一次经历:她短租了一套房子,交房时房东挑刺儿想讹她一笔钱,她是怎么样吓得房东老老实实闭嘴的。在叙述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妈妈的态度。她妈妈问她:“闺女你生气不?”她说:“我不生气。”她妈妈说:“那你继续跟她(指房东)理论吧,你骂她吧。你要是觉得生气,咱就不费劲跟她理论了。”我一时陷入沉思,我妈但凡在一件事儿上教过我或者支持过我反击那些蠢人,我也就不会生这么多闷气了。
我妈教我的“善良”,我只想学一半,这一半是留给那些值得体谅的人的,而另一半——留给那些蠢人的,我宁愿用“不好惹”这种不太友好的标签来填充。然而我已22岁,要想在怼人上不怂,还得练习好一阵子,看来还是要生几年闷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