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有时候真是一个最好装腔作势的话题,就是门槛有点高,爬到一半摔下来也不是没可能。黄永玉就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在卢浮宫亲眼看到夫妇俩指着伦勃朗的一幅老头像赞叹地说:“啊!蒙娜丽莎!”
当然,你会说,如何欣赏艺术,是一件私人的事。认识蒙娜丽莎的人那么多,非得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没有眉毛的小娘们儿为什么微笑吗?
如果私下里,我一定起立鼓掌了,但我们今天谈点高级的:关于如何在一副名画面前皱眉、摇头、指点、随口说出名字(而不说错)。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说出作家、流派、以及取材自圣经哪一章哪一节。总之,装逼装得行云流水而不至于露陷。
同志们,相信我,这可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啊!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根本就是画作的名声,而不是画作本身。所以,这并不是一种“欣赏”,最多算“路过”。比如达利的《永恒的记忆》,能看到钟表和时间像雪糕一样被太阳晒化,那是普通青年;注意到钟表上那只有着倒影的苍蝇,利加特港峭壁旁边那一小块白色的石头,是文艺青年;如果你能看到躺在地上那只长得像海豹一样的小东西,长长的睫毛下面覆盖着一个怎样的梦,那你一定是读过这本《如何看一幅画》了。
西方绘画纷繁复杂,各成体系,且这种庞大与中国水墨山水画不属同宗。简直可以上演一出“油画来自火星,水墨画来自金星”之类的狗血戏码。很多人在接触西方绘画时,总会产生一种“怵怕”心理。入宝山而空回事小,为了搬大金块闪到老腰可就不值当了。
自从有了这本《如何看一幅画》,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搬六块大砖头不费劲。它就像希腊神话中阿里阿德涅的那一团金线,顺着这团线,就可以在西方油画的世界里进退自如。
但是!如果只是将这本当做入门级的教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它取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名字,但是我向达•芬奇保证,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全书垒砌了一个个台阶,只管拾阶而上,上面自有风景。“深入浅出”虽说是一个被用滥了的词,但这本书成了这个词最准确的注脚。
艺术类的书籍,都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当自己是神婆,一个劲地兜售高深理论。要不就是当自己是幼稚园老师,以为直白浅显就意味着一切。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幸好,我们还有这本书。作者始终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剖析一幅画。在画作本身和读者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且从不逾越。他对一幅画的阐述,将理性和感性的评述,恰到好处地糅合在一起,把读者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这一点,在艺术领域里,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与其说他在教人如何欣赏一幅画,不如说他在与别人一起,谈论、交流、感慨一幅画。
如果你只是带着猎奇的心理,想来看看这些画作背后的香艳野史故事,那恐怕要失望了,全书的态度是严肃的。即使画作中延伸出创作背景,作者都是非常小心地将资料拧成极细小的线条,融入到画作之中。总之,作者从未喧宾夺主,画作是一切的重点,是舞台中的唯一主角。但情感却非常丰沛、充盈,有着浓重的法国意味,多情、恣肆、如同咏叹调一般。
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书中提到的细节,才是打开画作秘密的钥匙,比如《静物:两架诗琴、一架维金纳琴、书,放在有毯子盖着的桌子上》,作者提醒我们注意到画作中的灰尘,那是画家出色的技巧,也是暗藏的玄机。在没有注意到这一个细小的灰尘痕迹之前,这只是茫茫艺术海洋中,一副再平常不过的作品。随着作者的手指,指出这些细微的痕迹,这幅画才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下次再看到,这幅作品就会如同一个亲人一样,在人群中被你一眼识别出来。
在这本书之前,这些画作属于画家,属于博物馆,属于研究它的专业人员。有了这本书之后,这些画作才真正属于你,因为你了解它,了解它的结构、背景和其中蕴含的情感,它们成为了你的一部分,或者说,你成为了它们的一部分。
这本书的真实意图是,激发你的兴趣,让你获得读懂一幅画的成就感,继而教你从哪些方面去体味一幅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厚厚的书,讲述的其实是一种方法论。
在分析一副画的同时,也附带分析了画家本身的经历和一贯风格,了解这些,以后出去吹嘘,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嗯,实在是居家旅行、装逼吹牛必备良书!
最后一句话,请拿起你的笔,认真记好:每一个真心热爱艺术,或者号称热爱艺术的人,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