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1 选摘
1.本书探讨的是个人知识管理,那么,什么是知识?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只有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2.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底层心态
a.绿灯思维 (遇到新观点或不同意见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而不是红灯思维,习惯性防卫,第一反应找理由反驳。习惯性防卫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
b.以慢为快(花大力气打通知识阻塞,实现融会贯通,厚积薄发,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明白的问题上,要有勇气慢下来。)
3.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a.反思(发现知识的误区;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检查学到的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b.以教为学(完整构建框架体系)
c.刻意练习(提升元认知能力)
Step 2 思考
当下是知识大爆炸时代,每天我们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在如此多的信息面前,如何甄别与判断,需要我们有批判性思维。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内,一直不断讲“成长”,不断更迭认知系统,但如何认知升级?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与方法不一样,行为也不一样,有的人不停地刷新微信听课记录,不停地报班学习知识,不停地买书读书,追求阅读的速度与数量,在一堆的数据里,似乎没有质的改变,这种“低水平勤奋”的陷阱如何破?
书中提到“黄金思维圈”概念,从what-how-why三个层面分析,但我觉得what-why-how逻辑结构可能更合理一些。先了解是什么——知道为什么——掌握如何做。我们要掌握两个重要的思维,一要有全局视角,另外要掌握方法论,比如学习中医,首先要有整体观,辨证论治,然后才是治则治法。
秋叶大叔说:一个人过了30岁,不能总是成长啊,进步啊,你得输出,你得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否则你就是用所谓的成长掩盖你一无所成的真相。蚕前半段不停地吃桑叶,不断地积累,然后吐丝作茧,不断输出蚕丝,盖一座漂亮的房子,等待化茧成蝶。积累需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追求“深度认知”,从长度-宽度-深度不同纬度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所有的知识只有落地后应用于生活,对我们有了实际指导意义后,才有价值。不断建立新知识与就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孤立的知识点串联。
不断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一般我们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知识误区,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Step 3 行动
1.培养自己记录反思日记的习惯。
2.当遇到新观点或者不同意见时,打破习惯性防卫,培养绿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