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给老爸发了一条微信,然后他一直没回我,当时没太在意,因为那几天学习欲望特别强烈,几乎脱离了外界干扰摆脱了缠绕已久的惰性。紧接着刚好是清明节三天假期,到最后一天我才想起来妹妹这三天都没有联系过我,实在不像她的作风,这才想起来老爸也一直没回我的信息。心里开始有了一点不太好的想法,立刻给他们各自发了信息。同样,一整晚没有一个人答复我。我甚至有点生气,这会不会是他们的恶作剧!“报复”我不主动与家里联系?但心里却十分紧张,脑海里浮现出很多以往看过的各种相关的电视剧情节,以至于在图书馆也没法静下心来学习。怀着深深的不安和自我安慰,第二天一大早就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结果一个没有接一个无法接通,一个早上都没有看进书,甚至想若再打不通就直接买票回家了。还好,一个小时后老爸回了电话——虚惊一场。
经过这个乌龙事件,我真的彻底理解了为什么上次忘回同学信息她会有那种奇怪反应,为什么每次返校、回家和带妹妹出门他们总是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得我不耐烦……他们的安全感是我们给的呀!
自读书以来就梦想有一天能够一个人独立生活在离家很远的城市里,把家里装饰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把自己捯饬得独立大方,不用看亲友眼色,甚至可以逃离繁琐虚伪的交往圈,多酷啊!选择初中学校时不管当时会不会洗头洗衣服,毅然决然地进入了市里的中学,从那时起,老爸就感慨:“琳子在外面读书心都读野了。”听到这句话我还非常满足,有一种长大了的错觉,心想:等到高考了,我一定要去更远的地方,西南、西北,只要不是他们给我画的方圆几十里的圈子就行。但是却从未站在他们的角度想过,那样说是期望我回家呀!
上大学后,一年只有两次回家机会,每次回家的惯例都是先分别到外婆和姨妈家玩儿两天,再安心做自己的事。这可能是我牵挂的方式吧。
上一个寒假可能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假期了,我过得格外珍重。除了疯狂学习,尽力做了所有。我说花了尽可能多的时间陪外公外婆,其实也只有十分之一而已。每次去看他们,都会得知他们身上又哪哪多了顽疾。那种百疾缠身的疼痛和折磨我真的是想想都会恐惧。刚好寒假赶上外婆的七十大寿,加之即将面临的就业选择,我开始重新对待自己的未来以及固执的梦想。以前身边的人问到毕业后去哪工作时,我总是回答:“越远越好,反正打死也不回家。”而现在我常说的竟是——“我不知道。”
孔子说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那,当我站在选择的路口时,游有方,远游否?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