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书架上放着一本“老书”,2008年版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那时候我读大二,家庭社会工作的老师把它当作课程相关读物来推荐。我打开它,勾勾画画停留在第27页——“自尊宣言”。空白处,留着我当时的体悟:乐纳自己,自我管理,相信改变的可能,创造改变的时机,自得其乐(笑脸)。
那时候,“原生家庭”的话题没还有这么高的讨论度,豆瓣上“父母皆祸害”的小组也才刚刚建立,作为一名大二学生,要去理解家庭内部的运转,着实觉得生涩又乏味。
时隔十年,如今的我已经是一个2岁宝宝的妈妈,打开这本书的契机到了。作为家庭治疗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维吉尼亚·萨提亚提出的一系列与家庭有关的理念,至今还常在许多畅销书上看到。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里面,她用平实的语言,并穿插着不少案例、插画,向读者展示了家庭生活是如何影响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并外化于语言和行为的。对的,是“展示”,没有控诉:家庭里好的坏的,都有它存在的根基,而面向积极的改变,因理解而发生。
家庭生活是如何影响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并外化于语言和行为的?这本书用三个维度来说明:
1、家庭中的交流模式
2、家庭中的规划
3、家庭中的关系
1、家庭中的交流模式
你说我听,我说你听,语言上的一来一往只是交流中最显性的一部分。
“你吃了吗?”
“吃了。”
简单的两句话,我们并不能判断出对话中的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他们正处于什么样的情境中。当语言和声音、表情、动作结合:
“你吃了吗?”——语调向上,双目凝视,嘴角上扬。
“吃了。”——语调有力,眼神回望,嘴角上扬。
语言、语气、眼神、姿态的叠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交流情境。这样我们才知道,对话中的两个人是熟识的、正在进行一次轻松愉快的聊天。
“你吃了吗?”——语调向上,嘴角上扬,侧脸对的,眼神看向别处。
“吃了。”——语调平淡短促,眼睛向下看,身体移开。
语言不变,非语言要素中的语调、眼神、姿态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传递的信息就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这组对话里的两个人,一个心不在焉却试图掩饰,另一个心有不满却避而不谈。
这就是交流的魔力,只有在充分整合语言、语调、表情、动作传递的所有信息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对方在说什么。然而,现实生活里,在小孩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我们被示范、被教育的却是:如何南辕北辙地使用语言和非语言,以至于我们说什么,并不代表我们想什么;我们怎么想,并不代表我们怎么说。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社会化。
于是,四种语言-非语言不一致的表达方式诞生了:
讨好者
你说得都对,都是我的错。
讨好者常常用逢迎、服从的语气去表达“好的”“是的”“对的”,他们遇到压力事件不仅否定自己的行为,甚至否定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与之配合的肢体动作也是卑微的、无助的,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在内心深处,他们不认同自己的价值,企图通过奉承来得到别人的认同。
指责者
都是你的错,你要负全部责任。
指责者的话语里充满了“不”字,他们通常声音高昂,“有理无理都要高声”是他们的信条,甚至引起身体不适也在所不惜。然而他们的内心常常感到受挫,只能通过控制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超理智者
我说的都是真理,信不信由你。
超理智者说每一句话都要斟词酌句,他们力求用理性、镇定的声音说出“真理”。神态波澜不惊、与人保持一定距离,是他们的身体语言。不允许自己犯错,正是他们内心最大的顾忌。
打岔者
今天天气不错。
在一场聊天里,打岔者永远说着与谈话主题无关的话。他们的声音忽高忽低,身体动来动去,看起来心不在焉。低频且无目的的参与让他们感到孤独,他们的内心独白是:“这里没有人关注我,我是多余的。”
在家庭生活的不同情境里,如果父母使用上面一种或者多种方式来交流,孩子们会经历什么呢?
当一件“坏事”发生,比如“我不小心弄坏了儿子的手工作业,他很生气”:
父母若用讨好的方式回应: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怎么这么笨什么也干不好。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软弱与无助,不忍责备甚至产生内疚感,觉得自己的生气是过分的。
父母若用指责的方式回应:
你怎么把东西乱放,我已经这么忙了还要帮你收拾东西,你还好意思生气,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孩子产生忧虑感,怀疑是自己做错了事,于是再不敢提它,只是默默拿起被弄坏的手工作品,生着气走开。
父母若用超理智的方式回应:
东西总要坏的,今天不坏明天也会坏,你不要在意。
孩子听了一通道理,却没有感受到被理解,觉得父母并不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
父母若用打岔的方式回应:
唉呀,我的碗还没刷呢,我得去刷碗。
孩子觉得被忽略,父母似乎并不关心自己,父母的爱在他心里减了分。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们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在语言上将真实的想法和情绪藏起来;在非语言上,可能表现出忍耐、逃避、或者对抗。
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交流更好呢?
我不小心弄坏了儿子的手工作业,他很生气。就这件事本身而言,是我错了,我要道歉,但只针对弄坏了东西这件事,而不用为自己这个人而感到抱歉;我有点不满,儿子不应该把手工放在沙发上,我可以提醒他下次把东西放在桌子上,而不用指责他这个人不懂事;我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但心爱的东西坏了总归会有些伤心,我应该在道歉的同时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而不是对于他的正常情绪表现得无动于衷;我可以去刷碗,却要在上述行为完成之后,而不是直接忽略此事转身离开。
基于事实,用真诚、直接的语言表达真实想法与情绪,并辅之以一致的声音、表情和动作。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并没有多么高深。作为成人,我们必须为孩子们树立起时刻接受挑战的榜样,正如萨提亚所言:
因为你总能学到新的东西,所以你的生活总是可以改变的。
(未完待续)
公众号:转角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