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我工作两年以来的一个短板,虽然我已经给学生上过一次作文选修课,但是对那些基本技巧的落实和学生真正的掌握度,我是存在怀疑的。我不相信光凭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就能教会原本不会流畅表达和不懂文章结构的孩子学会写出美丽动人的文字,在课堂上那些东西仅仅是皮毛。我也不相信课外机构辅导班能帮助学校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它们教授的,大多也依旧是套路。我相信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朴素踏实地去读、去感悟、去接近事物的本真,真正有感而发。于是我想起在自己的作文选修课上,也曾经让我觉得不那么心虚的一些课,我和学生一起观看电影和视频,写观后感;我和学生一起批改文章,交流心得;我们展开虚构写作,学生愿意进行自我创作......当然,我也依旧在阅读特级语文老师王君的著作,希望从她的笔下,了解更多让学生愿意写、会写、写的好的奥秘。
基本作文理念是让学生认识生命
在序言中,王君老师说,引领你走进写作大门的,其实是生活本身,阅读本身。激发你继续写,停不下来的写的,还是生活本身,阅读本身。教学生写作文,不如说是在教学生认识生命。中学生作文的天地可以很广阔:青春话题、公民意识、荣誉和责任、悲悯和同情......人与社会、自然、自我的关系应该是永恒的作文源泉。作文教学中可教的“术”,不可教的是“道”。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读懂社会、还原生命。经历写作的我们,会懂得,没有任何一个瞬间应该被辜负,没有任何一次相遇不值得缅怀。写作,是铭刻,是提炼,是永生和重生。
和学生一起写作
“我要学生怎么做,我自己就先这么做。爱写作才能交写作,痴迷写作才能教会写作。教写作,成就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自己。”王君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基本保持每天写日记和做读书笔记,让学生能直接看到自己的老师在认真的从事写作活动,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刺激。老师可以为学生写日记,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老师的作品并交流。老师可以让学生每天记录班级生活,求本真,求记录师生原本的平凡和精彩的生活。师生留下来的文字是过往岁月最好的留念,是给未来的自己最好的礼物,因为我们记录了时光里一起写下的最好的诗。在最后一节语文课上,王君老师就送给了学生自己的照片,并给学生读了自己写给学生的最后一篇日记,她说她是孩子们的倒影,孩子们也是她的倒影。在这节课上,学生给老师、给自己的班级留言,留下了最后的纪念。
变应试写作为生命写作
其实阅读和写作最大的效用是什么呢?无非是让学生做一个懂得美的人:懂得发现美、懂得观察美、懂得记录美、懂得以很美的方式记录美......学生的世界是简单的,尤其是小时候不经过父母刻意锻炼过的孩子,他很难去注意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值得在心里留下痕迹,他的懵懂让他的落笔也是懵懂的、粗糙的。所以我也还是比较赞同王君老师的“拨乱反正”——必须让孩子知道,表达是有美丑高下之分。于是,对比作文课的设置是必须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借助图片让学生头脑风暴可写的角度,学生轮流写班级日记,让学生去校园里面寻找可写之处......好文章是好性情好心灵的自然投射,引导学生比较、感悟。
“打假”也是必须的!当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不真诚的东西,也一定要及时纠正。一节有力的作文打假课必须有一篇范文让学生集体“打假”。让学生知道,可以赞美,但是不要得赞美病;可以歌颂,但不能成为歌颂狂。只要写出了真实的一切,就会足够感人。在这里王君对学生作文的点评也是比较细致的,也是我可以达到的,还是对基本的初中语文知识点有落实。王君还举出让学生修改国旗下讲话的课例,学生的讲稿被“批”为“人人可为的万能作文,在国旗下讲话不讲人话”,通过分析交流,她和学生总结出一篇好的演讲稿得有听众意识、场景意识、作者意识、生命意识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学会悲天悯人,这也是让学生的作文境界扩大、提升学生作文品格的方式之一。通过观看影片、短视频,让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了解社会上离他们很远又很近的一些落后和苦难,让学生对那些让他产生牵挂的人、对苦难、对社会、对自己、甚至对老天说出心中最真实的感慨,这也是一种写作。我想起了自己在作文选修课上,给学生播放柴静出品的关于北京雾霾的纪录片,让学生写相关的观后感,这也是对这一写作目标的达成吧。当时对写作课,我的想法还是比较多的,设计了好多个话题,有的落实了,有的没有落实。没有的那些一是因为工作量的问题没有来得及细致备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并不确定那样设计是否合适。现在看来,我完全是多虑了。只要触动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有感而发,就是好的设计。
在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要设置写作点让学生学会及时记录和表达有那价值的那些瞬间。当然,也必须巧妙设置,避免刻意。在初三最后一节作文课上,王君依旧强调写原生态包含着一种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美也存在一些“危险”,那就是属于人的“基本需要”的东西,往往是较为个人化的、狭隘的情感,没有多少对人生世相的深刻理解和揭示,所以也没有多少真正的价值。艺术和生活有一点距离,有一种审美的知性的生活态度,这种距离不是欺骗,而是高尚纯正趣味的体现。超越“原生态”的“生态写作”,首先是写小的艺术,发现细节之美,乃是技巧上的技巧,能力之上的能力。就像毕飞宇所说:“如果你想要一个东西有意思,只需久久地凝视着它。”同时,还要关注“大人生”,生命中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平凡和超越平凡的智慧,是凭借足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足够丰沛的生命能量抵挡生活的风霜刀剑的智慧。最后一次作文课,王君设置的题目是“三年来,我邂逅的那些美好的生命”,主题是“你最珍贵”,对三年来学生经历的可贵人事有了难忘的回顾,不机械,不刻板,不随意。所以,什么是教育?当学生忘掉学校的所有课程,留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当你的学生不再需要分数的时候,他还需要什么?我想我的回答是,他需要的是对人生和美的经历和感悟,需要对生命和岁月的敬畏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