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的当晚,我感受到了它。那么 ,你呢?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鬼节。

中国有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

清明节,众所周知,阳历四月四日至六日间,多为四月五日,是上坟的日子,也是24个节气中第5个节气,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

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七月十五,就是民间的鬼节又名中元节。而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这一夜,不宜外出。

每一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谓“十月朝”,又叫“祭祖节”。是送寒衣节 ,也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的人,称为送寒衣。为免先人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是要焚烧五色纸,为先人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去温暖。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后人对故人的怀念,也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又标志着严冬的到来,因此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和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一并称之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而我,从童年开始起,就没有鬼节这个概念。

每年的清明节,学校不是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为烈士献花,就是放假。那时候,清明节对我来说,仿佛是个喜庆的日子。风和日丽下,阳光明媚中,城里的幺奶回到我家与妈妈,还有婶娘们一起剪着七彩的清明吊儿,她们嘘寒问暖,有说有笑,互相拉着家常。等剪好后,拴上细长竹棍。手里拿着竹棍的另一头,七彩的清明吊儿镂空拉长,迎风飘扬。再带上香与香纸,几位长辈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群孩子,浩浩荡荡的去给老太爷、老太太、爷爷和奶奶上坟。一路上见到乡亲了,热情的打个招呼。见到坟头上有飘扬的清明吊儿了,就会说:某某家都上了。最后,几乎个个坟头都插上清明吊儿,远远望去,彩纸迎风飘扬,仿佛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坟回来,还有一桌丰盛的饭菜等着呢!

上小学时期,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害怕。缘于我幺叔家里五岁的宝贝女儿因病去世。她的离去使很多人伤心难受,同样,她的离去,也让很多人毛骨悚然。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女人甚至成年男人,都无缘由的害怕。晚上,我与姐姐,还有妈妈同睡一张床,仍是害怕。以至于一个人不敢独自干任何事,都需要陪同。这种恐惧感持续了一个多月,才慢慢退去。后来,无意听到几个嫂子拉家常时,提到那个时期都很害怕,包括那些堂哥。仿佛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片阴影下。

后来,上到高中时,才知道农历的七月半是中元节,又称鬼节。然而,心中没有任何想法。

大学毕业后,忙于生计。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整日起早贪黑,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跑。时不时的,过上一段时间,晚上回家的路上,就能看到有很多人在路边烧纸。有时就感到纳闷,这是什么节日,怎么有这么多人在烧纸?偶尔,也会听到卖烧纸人的吆喝:快十一了,捎带点儿纸吧!

直至后来,结婚成家后,有了孩子,在婆家才慢慢知道一些。

偶尔回到老家,刚好又撞上农历七月半前,婆婆就会叮咛尚小的孙女:这两天,天黑了,一个人不要到院子里玩。同时,也会嘱咐我,把孩子看好,就在屋里玩。我很好奇,问婆婆:为什么不能到院子玩呢?平时孩子一个人院子、屋里晚上出出进进,来回疯跑,都不是好好的,没有不让到院子里玩的?婆婆就解释道:明天是七月半,家里有死去人的鬼魂有可能会回来看看,孩子小,容易看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当时,我不信邪,笑着对婆婆说:封建迷信,哪能当真。但为了孩子好,也就尽量不让她独自去院子玩耍。

在我老家,一个年纪轻轻的表弟因病去世。而他,生前经常来婆婆家玩耍,我回老家也撞上好几次。记的有一次,我刚回到县城,下车就听到:“嫂子,你回来了。”抬头一看,那位小几岁的表弟就站在旁边,微笑着腼腆地看着我。“回来了,你吃饭了吗?”我也微笑地问他。“没有。”他柔弱的回答。“那一块吃个饭?”“不用了。”我一想,估计他不好意思与我一块吃饭,就从包里掏出二十块零钱,递给他“那你自己去吃碗面吧。”“不要不要。”表弟慌忙地摇摇手,脸羞的通红,转身就大步离开。我只好大声说:“有时间了,到家里来玩。”“好!”后来,老公来接我,说与老公听。老公叹息道:“唉,死要面子活受罪。”

而他去世的那一年的暑假,恰逢我又回到老家,刚好又赶上七月半。婆婆与老公都叮咛:今天是七月半,是鬼节。天黑了,早点回屋,别让孩子在院子里玩。我一听,心里无形之中就有点胆怯。老家的屋子一间间是独立的,出进各个房子都要经过院子。院子四周有高高的院墙及一扇大门,而院子上空面对浩瀚无垠的天空。有星星有月亮的夜晚,很浪漫,富有诗情画意。可是若没有星星没有月亮的夜晚,那就是漆黑一片,无端的有种害怕。而那一晚,院子上空漆黑一片,风吹的院子里的核桃树叶沙沙作响。因我与老公回老家每次时间短,老公回来了就会好好陪陪爷爷说说话,聊聊家常,爷爷会将最近村子里发生的事说与老公听,婆婆也会陪在旁边补充一些,孩子也就在他们身边玩耍。而我,仿佛是局外人。有时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有时对不上人与事,坐了一阵,干脆回卧室看看书,睡觉。想想婆婆与老公的叮咛,以至于我一个人不敢进自己的卧室,不敢独自上厕所。甚至发展到抱个自家的小狗狗去上厕所,用狗来壮胆。待到铺床扫炕时,总感觉那去世的表弟在后面看着我,猛一回头,又什么都没有。连续几次,搅的我心慌意乱的。

再后来,很少回老家了,婆婆也接到西安来了,偶尔听到婆婆自言自语说,快到七月半了,或快十一了,又该烧纸了……。我内心都没有在老家那种惶恐。到了怎么样,我又没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又是城市里,有什么害怕的。有时,还取笑婆婆:你害怕了吧,怕爷爷来训你?婆婆一副理直气壮的辩道:我有啥害怕的?没过几天,就会听到婆婆说起她这几天做梦,梦到爷爷,还有公公,都在与他们打交道,甚至打架……。我会将这事打电话时顺便告诉外地上班的老公,老公就会给老家的几个姑姑中一个打个电话,姑姑们就会买上烧纸与纸衣到爷爷、奶奶和公公的坟头上烧。

今年,而就在今年的农历二月份,到西安四年来一直帮我照顾孩子们的婆婆因感冒而猝死。也就是在今年的七月半——鬼节的当晚,我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过完哥哥的生日,也是咱们中国的七夕节后的一天,猛然想起快到七月半了,原本打算不再刻意关注农历的日期,尤其是这一天,糊涂的过完一段时间再说。

谁知,一天,老公打来电话提醒:再过两天,就是七月半了,下午小区内少玩一会儿,早点带孩子们回家,不要出来了。我听后郁闷的很!

就在鬼节当晚,检查完老大的作业都快22:30左右了,连忙催促孩子们洗漱赶快睡觉。半个小时后,孩子们都进入梦乡了。我因心里有硌应,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就看看书,翻翻手机,查查哪些更新了消息。从微信到QQ,从QQ到e学,从e学到百度,从百度到简书。说到底,内心是慌乱的,根本静不下来。

在23:40左右时,挨着床边的左脸太阳穴处,有小孩拳头大小面积的地方突兀的刺痛,有种摩擦的火热感。我用手摸了摸,也揉了揉,不减痛。过了几分钟后,紧挨着我睡熟的一岁四个多月的小宝贝哭了起来,我赶快侧起身体,轻轻地拍打着她,哄了一会儿,不哭了,继续睡觉。我翻转身体,平躺着,继续看简书。

大概24:00多一点儿,小宝贝又突然地闭着眼睛大哭起来。平时晚上睡熟后,是从不哭闹的。我立马放下手机,再次侧起身子,一手紧紧地搂住她,一手轻轻地拍着胸口,让孩子有种安全感,两三分钟后,孩子慢慢安静下来。这是,我也头晕脑胀,看管三个孩子忙碌了一整天,身体抵抗不住,也要入眠了。

于是,关掉台灯,侧身搂着小家伙入睡。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兀的,小家伙一阵哇哇大哭响起,哭声是那么的急促,那么的响亮,那么的刺耳。哭声里透出了不安,仿佛遇到了什么害怕的事情似的。我急忙安抚她:不怕不怕,妈妈在这儿。并一边用手搂紧,一边轻拍。然而,不起作用。小家伙哭得越来越厉害,手舞足蹈的。我赶快起身打开台灯,只见她紧闭双眼,小脸哭的通红,两行眼泪都流到下巴那里了。

我赶紧抱起小宝贝,小被子裹紧她,搂进怀里,额头紧贴她的小脸蛋,一边摇晃一边轻轻说:我们小宝贝做恶梦了,不怕不怕,是假的,妈妈,姐姐都在这儿呢。哄了一阵,小家伙睁开眼,看看我后,闭上眼睛继续大哭。

我心里也有点慌乱,也有点儿害怕,尤其在今晚,又是这个时间段。想想床头下压着两根嫩桃木枝,大门口外上方请的楞严咒,以及室内安放的佛经,心里稍微有点安全感。见小家伙这长时间还哄不下来,又想起了小卧室枕头下面的老桃木胡串。这是从老家拿来的,有几十年了,听说是婆婆年轻时穿成的。老桃木,具有镇煞辟邪的功效。有时,孩子还小,半夜无端啼哭哄不下来时,给她们一戴在身上,慢慢的一会儿就不哭了,感觉颇有奇效。老大老二小时候都戴过它,老三也不例外,还在几个月时,进出电梯及到小区里玩时,都随车携带。我抱起小家伙,来到小卧室,拿起桃木胡串,又走回自己的卧室,将桃木胡串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小家伙睁开眼,看到它,停止哭泣,并微笑地抓住,闭上眼准备睡觉了。

将孩子安放床上后,不关台灯了。我四下瞅了一眼,微闭着双眼,静静趟着。迷迷糊糊中,睡在另一边的二丫头开始哼哼唧唧的起来。我又起身越过老三,拍拍老二,哄她安静下来。我猜测,是婆婆的鬼魂回来了,它不放心孩子们,回来看看她们。这几个孙女从小她都帮忙看护,照顾着。今年二月份的离世,太突然仓促了。现在,趁着鬼门打开之际,可到阳间探望最亲的亲人。它能越过层层障碍,看看孩子们,也不容易,想必不会害她自己孙女们的吧。这样想想,心里也就不是多么害怕,坦然一些。

继老二哼哼唧唧之后,大约有十多分钟,在小卧室睡觉的大女儿开始说梦话了,好像是亲人见面打招呼的话。我们晚上睡觉,两个卧室门都开着,一是增强空气对流,二是方便我有时半夜起床查看老大睡觉蹬没蹬被子,好给她盖上。同时,她在小卧室有点什么动静,我好及时 查看。为此,她的梦话我听的一清二楚。我想起身找笔记住,明天问问她做梦梦到谁了,又担心惊动了它,同时,也有点儿小小的害怕。思索一阵后,最后,心一横,不管了,反正是她奶奶,不会害她的。于是,卷起被子,捂住头,缩成一团,紧闭双眼,快速入睡。耳畔中又响起了老大的梦话。

睡了一觉,猛然醒来,拿起手机,看看时间,凌晨四点半了。阴气最重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改走的应该走了。关掉台灯,安然入睡。

第二天早上六点十分醒来,趁大女儿起床洗漱间隙,问她:“昨晚你梦到什么了,还说梦话?”“没有啊。我说什么了?”想到什么,话到嘴边又忘记了:“我也没记住你说啥了,反正是遇到熟人打招呼一类的。”“哦,我不知道。”大女儿茫然道。

太阳穴周围一片的摩擦刺痛还在,隐隐约约痛了两三天才慢慢消去。后来我想,估计是婆婆回来了,见我没睡觉,影响她看孙女的机会,时间又不等人,于是用手敲了敲我的太阳穴;亦或是站在床边,俯下身体,越过我看老三时,衣服摩擦到我挨着床边的脸上?见我睡了后,分别看了看两个小孙女,又去问了问大孙女,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今年的鬼节,我感受到了它的存在。那么,你们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980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22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130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53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08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26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20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73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7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22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8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35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38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3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9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9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