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开始为生活而疲于奔命,生活就已经远离我们而去。
有时,要学会放弃。
简单到只被一首老歌,一个背影,一首小诗,一句问候打动。
这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因为平淡中,心是滚烫的。
——江一燕《快乐是酒,慢乐是茶》
1
清晨六点,从这座城市火车的鸣笛声中醒来,那声音转瞬即逝却那么有力。房间还是一片漆黑也很安静,我的眼泪不知道怎么就掉下来了,我知道我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但也不是轻易流泪的人。
一直以来,都很随着自己的性子,写自己的文字,走自己的路,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喜欢高跟鞋,喜欢平底鞋,喜欢穿长裙,不喜欢穿短裙,喜欢吃肉也喜欢喝酒,仿佛就差一根香烟就可以把寂寞点燃,允许自己失意但不允许自己放纵。
喜欢清冷,不喜热闹,不喜欢有太多朋友,但只要有便以真心对待。有时很污,有时纯情,有时喜欢涂涂抹抹,喜欢浅粉色眼影,有时素面朝天就连润肤乳都懒得抹,喜欢的书可以捧着一口气看到完,也喜欢半夜光着脚爬起来去喝一口凉水。温柔安静不慌不忙却也敏感自卑,倔强固执也能够洒脱任性,奋不顾身也说放就放。
这是目前为止,我认识的自己,我行我素到极点也很肆意妄为,有时候,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有时候,我也会告诉自己:只要去努力,你终将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2
我的母亲告诉我,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安静而又内向的孩子。从我记事开始,我便被一种叫做因为内向带来的自卑感深深充斥着。
那种声音,如影随影,似乎我就从来没有讨喜过,见到爸爸妈妈,我不会撒娇,见到客人嘴也不甜,我总是怯生生的躲在我家门背后,用一双无辜而又好奇地眼睛看着他们,看着外面那个我想要了解却又不敢去了解的世界。
其实,我并非喜欢安静,只是没有遇见可以说得上话的人。
小学的时候学了一篇课文《山的那边》,里面有一段话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的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山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如同那个小主人一样,儿时的我喜欢蹲在村子的一头望着远处的山,望着头顶上的天,想象着外面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那时,我的生活里并没有那么多人,我的周围都是朴实的村民,连同父母,都深深热爱着那片土地,如同电影森淳一导演的《小森林夏秋篇》里的平凡女孩市子一般所有可口的食物都是充满绿色的,市子骑着单车欢快的走在田间小道里途径的绿色田野也总是勾起我对家乡满满的回忆。
小时候,母亲教过市子许多道理,长大后的市子亲自去体检去思考,记得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市子去水田里除草,十几岁的我也随着母亲下过一次田,那时候,我总是念叨着我也要去栽秧,却没想到一下田就被湿润的泥土带来的滑腻感吓个满怀。
生活就是这样,总有很多第一次的体验,让人记忆犹新,听过,见过,也不如自己去体验一下来得真实。
3
9岁那一年,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我成了留守儿童,随着爷爷奶奶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在镇上工作的伯伯帮我办了转学手续,我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变化,我从一个乡下孩子去到了镇上上学,参加了入学知识测验以后,我以不错的分数进了一个不错的班级,学习一年后,考了全班第一,比那些城里的小孩考得还要好。
再一次开学的时候,我站在领奖台上,接过老师给我的奖状与奖品,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头,依旧怯生生的不知所措,只记得那一年的新年我没有新衣服,和妹妹一碗饭两个人分着吃。
幸运的是,因为成绩不错,一直能够留在城镇上学,整整七年,我从小学到了高中毕业,离开了我的小城镇。去念大学的第一天,母亲没有送我,我一个人长途跋涉到了更远的一个地方,从此,离我儿时的乡间田野越来越远。
记忆里的拾稻穗成为了回忆里仅有的一次,我成了村子里同龄人中第一个念书到大学毕业的,也成了没有在十几岁就结婚生子的姑娘。
一路成长,一路相识,遇见了许多朋友,看见过许多风景,也知道了,这个世界充满精彩也充满残酷,知道了自己的路走得很慢也很孤寂,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告诉自己,不要流泪,也不要回头,终有那么一天,会拥抱一场欢喜的人生,热热闹闹。
简书签约作者十三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