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前言_第一拆
R_重述原文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看过了很多书, 有些时候想要给朋友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好看的书,但要说诉书里面的具体内容,却说不出来。感觉脑子里的印象很模糊,讲不清楚。有时候刚看过的书甚至都记不住书里的主角叫什么名字。
一般情况下,我去向朋友推荐这本书时。朋友们都会习惯性的问几个问题。
1、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2、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3、从这本书中了你领悟了些什么东西?
4、你觉得它比较好的原因是哪些?
大多数时候都是说,我觉得这本书比较好看。内容比较好,情节描述的比较好啊,具体怎么个好法,我就说不上来。现在回头仔细的想了一下呀,发现读书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了那些天生的超强大脑,后天特殊训练过的大脑,大部分人的记性都是有限的,短时期的记忆比较新鲜,记得比较牢,时间长了也就忘了。由此看来,记不住书中许多内容也很正常。现在想想,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吧。
我的记性一向不好。老公家里的亲戚,一年见一次面,到现在十几二十年了,我好多人都还不认识。看过的书,以网络小说居多。许多网文当年追得如痴如醉,好看过瘾。看完后再回忆,想不起具体讲了哪些事情,有时候甚至连里面人物的名字都不记得。如果当时看见好的地方拿笔做点记录,做点评论,那本书给我的印象一定会更深刻一些,也会记得更牢些。
明明读了那么多书,却对自己帮助不大,除了愉悦了自己的心情,跟没读书没什么区别,大家会不会也有我这样的烦恼。
这本书真好看,就是喜欢看,问我为什么喜欢,抱欠我说不上来。
一口气看完全本。好爽啊。转头想想却不记得里面人物的名字。
网络的故事都是虚拟的,看多了对现实一点作用都没有。这是老公强烈反对我追文的原因。
我也苦恼的。花费时间读书,结果转头就忘,不能从里面吸取对现实生活有用的知识。反过来自我安慰一下,你不读书,一点学习机会都没有,比例为0。你读书,还有机会去收获一点东西,比例≥0。总归看比不看要强。
和大多数人想法一样,看完一本书,不说要全部记得,我哪怕记得其中的1%也是好的呀。一本书1%,十本书加起来就是10%了。可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人的记忆是有条件限制的,短期的记忆,不能够长期保存。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每次读书都能记得其中的30%,甚至更多。那会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A1_联系经验
很多年以前,我看过好几遍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为之嗟叹,为之流泪,为之欣喜……当时那本书对我的冲击非常大,印象十分深刻。可是时至今日,我己不太记得里面的具体内容。只记得一句话。苦难使人成长!
直到有一天,偶然间我看见雪梅一篇相关的书评,评及路遥的生平及他笔下的人物,孙少平的人生轨迹,以及那种与世不容、烟花般灿烂爱情的必然结局。
雪梅的书评写得如此深刻。她的书评,就如一把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咔嚓一声,我眼前立刻重现了许多年前,路遥笔下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如此真实!让我几乎为之泪下。
A2-规划运用
1、学习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开始学习记录吧,看过美好的画面,新年的广告曲,名人的名言,对你胃口的俗语,感动你心灵的故事……只要是自己认为有意思的,都可以随手把它记录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用云端传奇的话来说,这是素材的积累。
2、学会查找问题,联系问题。就如同雪梅写的那篇读书笔记。她专门看了路遥的生平,又与他写的《平凡的世界》相互对照。整个过程,是个查找问题的过程 ,也是个不断深化记忆的过程。
3、学会输出。将自己所闻、所见、所感、所知,以文字的方式留存。
一方面,不断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文字表达的深入,水滴石穿,也会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
与此同时,对外输出又是一个重复记忆、深化记忆的过程。正是所谓与人玫瑰,手有余香,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