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麻烦其实都是我们臆想出来的,实际操作时,可能就会发现之前的忧虑是多余的。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感觉:这件事太难做了,先放放再说,可等到实在没办法再放(再拖)时,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难度,甚至是要比想象得简单很多很多倍。比如:学骑自行车这件事,想想都挺难的,之初平衡掌握不了,
同样很多事情看起来、想起来很简单,但直到做起来才发现原来它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甚至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甚至超出了很多自以为复杂的事情。比如:学骑三轮车这件事,本来想着有三个轮子,且会骑了自行车,咋样都不会翻到,所以太简单了,但事实是,操作起来才发现,如果不掌握随三轮车的车头自由行走而强制把握手把或方向的话简直是太难了,难到说多难有多难,甚至一不小心小腿的后部就被铲伤了。
绝大多数的人,都受上面两种情绪、思绪,甚至是惯性感觉所影响,进而造成在很多事情上没有实际践行的拖延或因为没有预料到的放松进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凡事实事求是,不可想象的过于复杂、麻烦,而失去了进取的勇气,也不可过于放松,想象地过于简单,而错失了完美收官的结果。就像编程一样,学习过C语言的人都知道,太难了,而且会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于是很多人因为怯场也不会涉足,但事实上,现在再去看、学习C语言的时候,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麻烦,那么有难度,因为它也是有技巧的。同样是抓筷子、抓牙刷这件事,简单到没道理,可是呢,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发现原来自己并不会抓、用筷子和牙刷,更不会知道原来这么简单的事也会有人研究分析,更不会想到竟然还有方法论,进而写出一个堂而皇之的教程来。这是我们的思维隘性,容易人云亦云的思维惰性所致。
那究竟如何才能客服这种惰性、隘性呢?
坚信不管咋样,凡事均有方法论,无论复杂、还是简单的事情。
认为复杂的事情,刻意地制定规划,立即践行起来(就像考试一定要给它指定一个考试时间一样)。
并在践行过程中,用元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践行的过程。
认为简单的事情、简单的道理,刻意多用元认知能力分析可能存在的理解误区。
对于可能存在的误区,及时纠正和补充。
如果我们总臆想很多事很麻烦,就会怯于去做,久而久之,自然是没有涉足过,也不会去涉足,并且还会给出一个理所当然的、正当的理由给自己借坡下驴,就像学习英语一样,很多人直到遇到职称考试的才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学,可是又会以我是真的没有英语天赋为借口,找各种捷径和歪门邪道去争取通过,总之根本不会下一门心思去正儿八经地去学习一回,仅凭侥幸而已,于是英语也就成为了他永久的难题。曾听罗胖讲过,有一位政治局的退休老人,直到76岁才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出国和西班牙人顺畅交流,仔细想来,这岂不就是我们这些践行恐惧症的人的励志片和榜样吗?
如果说,在不惧怕、臆想麻烦和不轻易相信简单事情的原则上,再加上一个长期的话,相信很久以后会是这样一种效果,再也不会有粗燥的、简单地认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原来这么简单,而同样也不会胆怯地认为“原来写作这么难,原来编程这么不靠谱”这样复杂的事情发生了!其实就是这样,越磨练越精纯、越磨练越尖锐、越磨练越直达心底、越磨练越直抒胸臆、越磨练越洞察,战友们,动起来、践行起来吧,请不要给自己设限,相信我,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