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孩子的礼物:发现美得魔法盒子。盒子里有三样东西我觉得对孩子非常重要:感恩心 同理心 责任心。今天就仔细说说同理心。
上大学的时候,看到安以轩主演的《下一站幸福》,很喜欢里面的小小彬饰演的梁小乐,觉得以后有一个这样开朗、活泼、懂事的孩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八年后的今天,小宝快3岁了,不知不觉间,曾经无法独立、时常无理取闹、让人又爱又烦又疲惫不堪的孩子,如今长成了快乐、讨人喜欢、善解人意的小小少年,让我又时常想起那部剧集里的小小彬。
美剧里小孩子的善解人意和“小大人”,更是让人心向往。感觉人家育儿是养孩子(孩子是独立的,独立思想和独立行动),我们育儿是养动物(我们包揽一切,喂吃喂喝,穿衣打扫)。思想不一样,过程不一样,体验更是大相径庭。
羡慕吗?那是必然的。
没有办法吗?绝对不是。
还记得我在小花妈妈日记156里分享了小宝的表达案例,这样的案例特别多,小宝总是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能够善解人意的说出让爸爸妈妈心疼和柔软的话语,其实,只需要三个字:同理心。
同理心,通俗的讲,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理解父母做的很多决定真的是“为他好”,我个人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技巧的沟通方式,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内心感受。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就是让孩子理解他的行为给我们造成的感受。而孩子如何理解呢?最直接的就是通过我们的表达方式。这就涉及到了家长和孩子日常沟通的方式。我觉得比较好的就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里讲到的沟通方式:第一,描述看到的实际情况;第二,表达这种状况给自己造成的感受;第三给出建议或者示范。
“描述看到的实际情况”能够防止对孩子的否定和说教,从而避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行为;“表达这种状况给自己造成的感受”能够让孩子理解父母提出要求的缘由,这种缘由是基于给父母造成的不愉快的心里感受,而父母不愿意承受这样的结果;“提出建议”能够给孩子引导,让孩子自己选择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避免给父母造成困扰的方式。这样的沟通方式,没有对孩子的压力或者强迫,也没有频繁使用父母的权威使孩子屈服,这是一种相互尊重且思想独立的沟通方式。
举个例子:小宝很喜欢光着脚丫在家里跑。但是冬天瓷砖地面很凉,担心他生病。我以前会不停的催促他穿鞋,但是现在我会跟他说“小宝,我看到你光着脚丫满地跑,我的心一直揪着,我非常担心你因为光脚丫着凉生病,那样我就可能要带你去医院,会很辛苦。你要是穿上鞋玩耍,我就放心多了。”通常小宝都会配合的穿上鞋子。
第二,培养"场合感",帮助孩子正确的建立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场合感”这个词语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并没有搜到,那就算是我自己提出来的。我所认为的“场合感”就是分得清不同场合,并且分得清不同场合下可以表现的行为。
一些孩子在外大声喧哗、哭闹,没有场合感,导致父母尴尬、愤怒、最终训斥或者打骂孩子的状况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要因为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并没有用心的培养孩子的场合感。孩子并不知道家庭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区别,也没有在父母的引导下了解不同的行为在家中和在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孩子很难分清楚,哪些行为在哪些场合是适当的。换句话说,孩子认为所有的行为在所有的场合都是正常的、适当的。
孩子的“场合感”完全可以在日常沟通中习得。沟通中,让孩子了解我们心里的活动和感受,孩子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影响;在外出活动中,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周围的客观环境和他人带来的影响以及正常推理下这些人的心里活动和感受,从而明白他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跟周围的人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沟通方式,就是帮助孩子在了解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引导他正确的建立这种关系。
比如小宝喜欢玩泥,玩高兴的时候会把泥土扔到干净的砖地上,我就会用上述方式提醒小宝“小宝,妈妈看到你把泥扔到砖地上了,这样阿姨辛辛苦苦打扫的路面脏了,她就需要再打扫一次,那样多辛苦啊。泥土你可以扔到花坛里或者树底下。”他就会很配合的照做。
第三,“翻译”很重要,把否定的话用肯定的方式说出来。
一些家长习惯对孩子的行为直接就做出否定和限制。例如陪小宝在游乐场,我就听到旁边的老人一直在对一个小女孩喊“别去那,太滑了”;“慢点,别摔倒”;“过来,别上那去”……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接受到的信息里始终包含着“不行”“不能”“不可以”这样负面的信息。而两三岁的孩子喜欢说不,他对“行”说“不”,就是“行”;对“不能”说“不”,就是“能”。父母的否定在经过孩子的否定之后,就成了双重否定,双重否定的结果就是和我们初衷或者要求相反的结果。
做父母的何不转化一下思路,在话语出口之前,进行一下“翻译”,把否定的话翻译成肯定的方式讲出来,相信孩子更乐于接受。当老人看到孩子去了危险的地方可以跟他这样说“我看到你上了那个滑梯,滑梯很滑,我会非常担心你摔倒受伤,你可以选择去更安全一些的地方。”这样的说法,让孩子了解和体会父母的担心,并且知道这种担心是因为他的行为导致的,他可能更愿意配合。同时我们提出“去安全一些地方”的建议,给了孩子正确的指引,与否定这种封闭式的沟通方式相反,指引给孩子带来一片更广阔的的选择,他完全能够接受。
但是要改变沟通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和反复的练习和学习。重点是父母,父母的刻意改变,才能换来孩子的潜移默化的模仿。父母长期的坚持,这种沟通方式才能自然而然,逐渐成为家庭沟通的常态,最终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如此,孩子在做事之前,都会考虑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做出利己而又不损人的选择。
父母选择和孩子用上述沟通方式,孩子就具备了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同理心”;父母讲这种沟通方式延伸到家庭以外的环境,孩子就具备了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同理心”。具备同理心的孩子,更愿意照顾他人的感受,所谓的“小大人”就是如此简单。只有孩子沉浸在同理心的沟通环境中,才能够熟悉这样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也才能对他的思维产生影响,让他的沟通潜移默化中具备“同理他人”的特点。
最后举个例子:
之前带着小宝去游乐场玩的时候,有一个小姐姐抓住了他正在骑着的鲸鱼,可是旋转设施仍在转动,小姐姐抓不住后就松手了,鲸鱼剧烈的摇晃起来,非常不稳定。小宝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力量吓坏了。可是这时候鲸鱼又到了小女孩旁边,她的手又试图抓鲸鱼,小宝脸上的着急显而易见,眼看着就要大喊了。令我惊奇的是,他平静的跟拽着鲸鱼的小姐姐说“姐姐,你别这样,我不舒服”。我心里有一丝惊喜,也感觉到小宝的不容易。我知道这样的沟通方式起作用了。孩子只有理解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影响,才更愿意去控制自己的脾气,找出让自己让别人舒服的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期望的“表达需求商量”的方式,而不是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