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着,尽管命运离奇多磨难;他安息,只因失去天使才合眼。
生来死去,是人生自然的规律;昼去夜来,也同样是这种道理。”
冉阿让悲惨而又伟大的一生,就这样在拉雪兹神甫公墓普通区的荒草和青苔覆盖的一块青石板里永远封存。
只因不想让姐姐和几个孩子饿死而偷窃一块面包做了19年的苦役犯,此后,无论他的身份和地位如何变化,苦役犯这三个字将牢牢跟随他的一生。
出狱后的冉阿让已经四十六岁,正值壮年的他以为可以回到家乡重新开始生活。但是迎接他的是这个冷漠又残酷的世界,他被世人无情的驱赶、辱骂,甚至连狗都欺负他…只因他是个苦役犯。
在绝境之中,上帝给他打开了一扇门。主教米里埃像接待正常客人一样接待了他,摆上银餐具和银烛台,邀他共进晚餐,给他提供温暖的床铺。主教用他的善行洗涤了冉阿让的内心,不但没有追究冉阿让偷盗银器,反而当着警察的面承认是他送给冉阿让的。这件事深深震撼了冉阿让,从此他的灵魂得到了救赎。他从此开始走上了拯救自我、帮助他人的道路。
在法国北方的一个海边小城蒙特利,有一个叫马德兰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明了一种新的生产工艺,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利润。马德兰先生把他的工厂利润拿出来帮助穷人,修建学校、医院等,并在众望所归中成为了蒙特利的市长。而这个马德兰先生就是苦役犯冉阿让。
就在冉阿让沉浸在这种海边小城平淡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一个插曲打破了他的生活轨迹。
他从沙威口中得知,有一个流浪汉被当作冉阿让被逮捕了,等待他的是终生监禁。这是冉阿让的内心动摇了。面对沙威咄咄逼人的目光,面对自己内心的惴惴不安,想起主教把银器送给他时说的话:你用这个钱是为了当个诚实的人。我买下了你的灵魂,我把你的灵魂从邪恶的念头和沉沦的思想中赎了出来,交给了上帝了。他开始了痛苦的自我审判,并且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与此同时,蒙特利城的另一个苦命人—芳汀,由于生活的种种磨难和压迫,死了。她的可怜的小女儿珂赛特却仍然在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德那弟夫妇家里受着惨无人道的虐待。冉阿让答应芳汀会把珂赛特接回来,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这样做了,他再一次被关进了监狱,重新成为一名苦役犯。
为了完成对芳汀临终前的嘱托,冉阿让再一次越狱。并从德那弟夫妇手中买下来珂赛特,带着她开始了新一轮的逃亡生涯。他像个慈父般的对待可怜又弱小的8岁的珂赛特,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爱都注入到这个小女孩身上,她就是他的希望,他的一切,他的生命…
直到珂赛特遇到她的爱人—马吕斯,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冉阿让再次成为一个人,他在空荡荡的小房间,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回忆着他和珂赛特相处的十年时光,眼泪不禁缓缓流下,他这一生,帮助了太多的人,他的善行足以让他成为一个天使,他的灵魂如此圣洁…
冉阿让在重病中离去,他应该是去了天堂,那里有他的老朋友米里埃主教,他相信他这一生的行径不会让主教失望。
冉阿让的一生就此终结,然而他的善举、他的灵魂,无一不给他身边的人以及受过他恩惠的人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雨果的这部《悲惨世界》充分揭露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的真实面目以及法国人的愚昧,人性的真善美通过一个个人物展示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社会和一部分人的虚伪丑陋和黑暗暴露无遗。作者借主教米里埃之口来呼吁:正义呼唤的不仅仅是报复,而是还有适当情况的理解和宽容。同样,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怀叵测,那你永远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只会受到猜疑、冷落。他对珂赛特的爱,对芳汀的承诺,对歌风老爹拼死相救,他对于无数素不相识的人的慷慨解囊,这种无私的奉献,不正是这个世界所缺乏的吗?
人注定是情感动物,我们不能一个人犯了一点错误就判定他从此就是个坏人。每个人都需要爱,需要关心,需要理解。当你身边有人需要伸出援助之手时,希望你能微笑对之。毕竟我们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