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格格对七夕的历史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也介绍了人们自古以来对七夕的崇拜心理。这一期,请大家跟随格格的脚步,看看七夕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我猜有人会说了,七夕已经过了,还看这个做什么?提前储备一下嘛,明年的七夕,就可以有准备的度过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七夕”啦~
穿针乞巧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七夕”主要还是女子的节日,女子会在七夕那一天,祈求自己拥有灵巧的双手和满满的福气。所以“穿针乞巧”就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风俗,这也是皇宫中的宫女们常常在“七夕”做的事情,几个宫女坐在一起,比赛谁能先穿完针,真的是好热闹。
喜蛛应巧
这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时期。格格觉得这个习俗还是挺神奇的:捉几只蜘蛛放在盒子里,看蜘蛛网的疏密。一定是这些乞巧的姑娘变懒了,连穿针都省了,那么问题来了:要是捉不住蜘蛛怎么办?要是蜘蛛有毒怎么办?反正格格是不想去捉蜘蛛的。
投针验巧
白天把针投进水中,看针在水底的影子是个什么形状。这一项格格就不多赘述了,大家快去买新针就对了。
为牛庆生
孩子们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别再说你不知道牛的生日了,牛的生日很统一,就是七月七。
晒书晒衣
这个习俗背后,还有几个有趣、不羁的小故事。
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拜织女
“拜织女”就是少女、少妇们的事情。当然,除了“乞巧”、“乞福”,所有和少女、少妇有关系的事情,都可以祈求的,比如说,少女想变得更漂亮、想脱单,少妇想早点儿有自己的孩子......所以说,单身少女还等什么,这个节日也属于你们。
拜魁星
这一点,广大正在读书的朋友们可要注意了哦~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记住我们的口号,拜魁星,不挂科。
洗发、染指甲
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而且,在这一条洗发,有特殊的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不说了不说了,格格好馋啊。
通过上下两篇,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七夕节”,与其说,七夕是“中国情人节”,不如说,七夕是“中国女儿节”。快给你身边的女孩子送上祝福吧,女孩子们,也快许下祝愿,愿自己越变越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