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1.
这首诗的大意是:河水潺湲,白石粼粼。将士们白衣红领,跟随您到曲沃集结(跟随您到鹄邑集结)。见到桓叔您,怎么能不高兴(还有什么担忧)呢?我已听说进军翼城的命令,不敢告诉他人。
《毛诗序》云:“《扬之水》,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盛强,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朱熹《诗集传》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后沃盛强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世称曲沃桓叔。曲沃土地宽广、位置优越,加以桓叔的才德威望,实力很快超过晋都翼城。公元前739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杀晋昭侯,迎立桓叔。桓叔欲入翼城,但遭国人攻打,退回曲沃。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以上述历史事件为背景,以普通将士的口吻成诗。这是曲沃代翼的第一战,其后经过多年争夺,至桓叔的孙子时篡晋而为晋武公。
沃,曲沃。鹄,鹄邑,今曲沃安鹄村一带,据考,春秋时这里是晋国公侯习武、军队训练的地方,安装有许多“鹄”即箭靶子,故名鹄邑。这首诗中出征的军队从中心城市曲沃和军队集训的鹄邑出发,符合常理。
襮,衣领。“素衣朱襮”、“素衣朱绣”,据考为诸侯服饰。“素衣朱襮”指桓叔僭越而穿戴诸侯服饰。
2.
也有认为这是一首女子与心上人约会的诗。诗经时代,古风犹存,男女约会不像后来那样礼防之严,女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情和感受似乎是正常的现象。诗三百中的,相当部分是描写男女约会,相当部分是以女子之口吻道女子之心声。男女约会的地点往往在田间、水边、城阙、乡隅、桑间、濮上等等,这正是古人的生活环境。
沃,泉名。清乾隆时《曲沃县志》称:“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西北经青玉峡,东流袱石罅,至白石山,悬而为沃泉(今景明瀑布)。又东折白水村,九曲而北入于浍,西流入汾。凡曲沃、新田两都襟带,皆此沃水之所潆洄盘旋也,是为曲沃命名之由。”
鹄,鹄泽。今安鹄村西邻浍河,古时存在河边泽地很有可能。
那么,这首诗的大意是:河水潺湲,白石粼粼。我白衣红领打扮齐整,随你到沃泉(随你到鹄泽)。见到心上人,怎么能不高兴(还有什么忧郁)呢?我听到你的召唤,不敢告诉他人。——这是写一对恋人偷偷约会时的欣喜之情。
3.
“云何不乐”到底是说“乐”还是“不乐”?“云何其忧”到底是说“忧”还是“不忧”?我总觉得这两句话应该译作“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心怀其忧”。
因此,我对本诗有另一种理解:河水潺湲,白石粼粼。我白衣红领打扮齐整,随你到沃泉(随你到鹄泽)。见到心上人,为什么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心怀其忧)呢?我听到父母之命,却不敢告诉心上人。
平缓流淌的河水,被河中粼粼白石激荡。女子穿着绣花素衣和心上人偷偷约会于水泽边,见到心爱的人却高兴不起来。她已经听说父母给自己择婿之事,爱情面临巨大的波折,她心怀其忧,却不敢告诉心上人。因为阻力来自于自己一方,她似乎决意独自承担并独自化解。——这种理解,不经之说,但诗无达诂,故敢不揣浅陋。
诗中以潺湲流水比喻情义缠绵,以“白石凿凿、白石皓皓、白石粼粼”比喻这对恋人的爱情中遇到的强大阻力。先民的情感与身边的大自然完美融合,大自然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一蔬一果,无不与先民的情感息息相通,无不反射出先民心中的情愫。
“望江汉兮濩渃(hù ruò水大的样子),心缱绻兮伤怀。”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正是这样一种心情。一首诗,一幅前景不明、愁悒自任的缱绻画卷,令千载之下的人们为这对恋人的结局牵心萦怀。
诗毕竟是诗,不是记实,沃、鹄不过是指代约会之处,但是却能对应到现实的地点。诗中的沃水即发源于绛县沸泉村的沸泉,从景明瀑布出绛山,西北汇入浍河。鹄邑或鹄泽,即浍河南岸安鹄村一带。现在景明村和安鹄村之间的南林交村建有“诗经园”,标榜那里曾是诗经中许多诗歌的原发地。
朱熹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我不赞同“以史注诗”,特别是《风》,普通老百姓未必关心、未必清楚、更未必愿意反复吟咏那些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