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一个特别热的词,因为孩子上学是每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今天又聊起孩子将来在哪个学校上学的问题,因为我自己就在小学第一战线工作 ,从来也没有过将来要给孩子送到哪所知名,特别优秀的学校去的想法,一直都坚定要把他带到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身边。一来省下一个专人照顾,二来自己放在身边也放心。
当再一次谈论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从另一个角度又思考对它的认识,我所在的学校虽然在乡镇,但是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还是比较好的,如果我把把孩子送到别的学校,你说自己学校的老师都不相信本校的教学质量,又凭什么让其他人相信呢?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别处给别人去教育,自己几乎不管不问,其实是不懂教育的表现!(当然现在也慢慢实行着划片区入学的政策)
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成才问题,如何成人却被忽视了,问题就不是能成人,所谓的成才只能是“废才”,马加爵、药家鑫、李天一时间都能说明这一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文明古国,都把成人教育摆在首要的位置,强调道德的养成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基本的孝悌,就不能接受学校教育。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要培养和谐健康的公民,首要目标是培养“善的理念”,因为善的理念比真理和知识“更美”,所以更重要,无论是儒家的孝悌,还是柏拉图所说的善,都需要长期合理的家庭的教育才能养成,做父母的责无旁贷,不能假手他人或者学校,而我看到情况却是,许多父母只负责生育,不能承担教育的义务,或者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或者委托给寄宿学校,或者成天带着孩子参加补习班,亲子教育却极少。一些父母要么借口工作忙,应酬多,要么借口文化水平低,既不读书学习以充实自己,也不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还美其名曰“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实际上是推卸责任,这样长大的孩子不是心智不健全,或者行为乖张,或者任性孤僻,或者扭曲残忍,从而成为危害社会的问题少年。
在《爱弥儿》中,卢梭写到“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凡是能够偿付这三种债务而不偿付的人,就是有罪的,要是他只偿付了一半的话,也许他的罪过还要大一些,不能借口贫困、工作繁忙而免除教养孩子的责任”。
卢梭还认为,要完成教育孩子的责任,父亲就必须读书学习,在思想上引导孩子,在道德上做孩子的榜样,“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当孩子还处在无知无识的时候,你尽可从容的准备一切。”
我在这里不是要求所有的家长都像卢梭那样的所提倡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或许大部分家庭是不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主张家长要参与到教育中去,服膺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既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也不能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