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通常会有技能大赛或者是技术比武之类的活动。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人才竞争能力,彰显企业的文化与实力……
当比赛通知下发时,一定会触动所有人的心,因为比赛不只是比赛,它也是认可、是机会、是途径。
如同每个少女都怀春一样,职场中人大多都盼着出人头地,哪怕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好。
可是实际的情况却是: 参加大赛的人数远没有动心的人数多。
心动却不行动的人,他们是肿么了?
(1) “前几名的殊荣,一定是为某某某量身打造的,我才不去当绿叶呢!”这些目光“敏锐”,心思“通透”的人,没看见社会在发展,企业在进步;没意识到,一盆连绿叶都没有的植物,终究逃不过被搬走的厄运。
(2)“又不是学生,我可记不住那些题,更别提随机应变了,我很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才不去丢那人呢。”是呀!《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面的哼哼也是这样,永远死盯着眼前的奶酪,死守着面前的房间,当变化一点点袭来时,措手不及。
…………因为找着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这些人的人生偷偷转了弯,遗漏掉了一些风景。而那些心动并且行动的人呢?他们更关心怎样才能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
第一、熟练掌握比赛复习题。
复习题是最原始的资料,是大家统一的起跑线,如何在比赛开始就做到领先,全看对复习题具体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甚至出现与标准答案逐字比较进行评分的情况,可见熟练准确地掌握复习题有多重要。
第二、认真对待附加拔高题。
这种题一般不做下发,它能充分考察员工的应变能力及综合水平,那么怎样在这一阶段取得高分呢?
①理清思路,找到实际生产中的重点难点,全面准确地总结后,作为自己的押题,记住: 全面是重中之重。
②摸清出题人的思路,在全面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个别问题点进行再加强。
技术骨干、部门领导或上层领导,视角不同的人出题的方向性有很大的不同。技术骨干注重技术,会更偏向于细节;部门领导则综合性更强一些;对于上层领导,也很有可能从既有的题库中抽题。
第三、熟悉现场环境,进行模拟操作或答题。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实践考试,相当于赛前演练。说百次不如做一次,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完善自己的水平,精益求精。
第四、调整比赛心态,做到细、准、稳、快。
对于实力相当的选手而言,比赛拼的就是心理素质,这道理同样适用于技能大赛。在比赛中一定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真读题,理清思路后再作答。
细节决定成败,逐渐积累起来的细微差异,对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细微之处绝对不能忽视。
有时,为了迷惑参赛者,出题人会把已下发的复习问题稍做变形,答题者若不细心审题,就很容易答窜,留下遗憾。
参加了技能比赛的员工,相当于经过了一次历练。提高了综合素质,丰富了经验,拓展了视野。
若能脱颖而出,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定位。
倘若失败了,势必获得一次成长。千万别浪费时间去抱怨什么,纵使你有很多优点,但也一定有不近如人意的地方。多认真分析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做好充分的准备,下次再战。
最后,送你简书里的一句话,“你一定要努力,但是千万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