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一天晚上,妻子出现产前腹痛,我顾不得正参加中考的儿子思涵,急忙把她送到医院,第二天女儿思诺出生。
喜新不能厌旧,手心手背都是肉,儿子读高中可是件大事。高中学习任务紧张,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一度成为我家的饭桌话题,但这个方案最终被否决,因为妻子产假之后,上班的间隙要回家哺乳女儿,单位与我家一墙之隔,方便的很。
开学后,家庭面临一个难题——儿子住校还是走读。他的态度很坚决—走读,不住校。学校离我家实在太远,儿子自己骑车行不通,只能我们接送。根据家庭分工——妈妈管女儿,爸爸管儿子,开车接送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头上。
其实,我内心也是支持儿子回家住宿的,并不是娇惯孩子,而是觉得父母与子女相处时间实在太短,尤其是读大学后,每年也就只有寒暑假回家看看,高中期间能多陪一天就多陪一天。况且儿子初中时比较叛逆,与我们的交流很少,我也想利用接送的机会与他增进亲子关系,借此发挥我的教育优势,促进他的学业和成长。
儿子读高中后的确变化很大,可能是年龄大了,比以前懂事了,尤其是遇到好多比他优秀的同学,感觉学业上很有压力,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儿子也主动跟我聊他的班级、同学和情绪,我感到非常高兴,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步,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施加教育影响的前提。况且家庭的睡眠条件总要比学校宿舍强,他回家后还能喝碗热牛奶,有时也会逗一逗还没有睡觉的小妹妹。总而言之,儿子走读的选择看来是正确而明智的。
接送儿子对我来说是项艰巨的任务。晚上十点去学校接孩子并不算困难,反而给了我在应酬中推掉朋友劝酒的理由,但我有睡眠障碍,很晚才能入睡,早上五点多一点,就要起床送儿子早读的确很折磨人。睡眼惺忪中穿着睡衣便去开车,天冷时便在睡衣外套一件棉袄,模样怪诞得很,还好那么早不会遇见熟人,不然该尴尬了。
路上我要强打精神,紧紧盯着车前,唯恐黑灯瞎火的路两边突然窜出电动车来,有几次也是险象环生。每每起晚了,儿子便在后座一个劲催促我开快一点,不然要被年级领导堵在教学楼外了。我说,再快也要注意安全啊。心里想:你老爸以前在学校工作时就是堵人的主,你现在被堵在楼外,那是一报还一报,不委屈。
送完儿子返回家后,我会钻进被窝再睡一会。妻子晚上要照顾女儿,也很辛苦,并不早起。等我起床后,与我们同住的老母亲已把早饭给我准备好。母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并不好,还要早起给我准备早餐,我心中过意不去,劝她多睡会,我的早餐对付着吃点就行。母亲说,我们老年人,睡觉少。其实母亲是担心我不吃早餐就去上班。
天长日久的接送的确很有挑战性,我的身体渐露疲态。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让我劝儿子住校,这样可以减轻我的压力。我跟她解释走读的好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从健康营养学的角度,每晚喝包热牛奶有利于孩子健康;从家庭生活伦理学的角度,兄妹二人多接触有利于缩小年龄差,增进感情。母亲并不管这个“学”那个“学”,她只认准一个理:她的儿子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身体各项指标开始走下坡路,不能太辛苦。
母亲劝我不成功,便直接去劝她的孙子。她跟孙子列举住校的种种益处,无奈他并不领情。她又教育孙子要有孝心,要心疼他爹,不能让他太劳累了。母亲就差把二十四孝故事讲给孙子听了,但是她的孙子执拗得很,不肯改变主意。
面对攻坚失败,母亲并不甘心,她的突破点又转至儿媳妇。一天准备午餐时,母亲终于忍不住跟儿媳妇抱怨,埋怨儿媳妇不劝儿子住校。妻子笑答道:“妈,你心疼你的儿子,你儿子心疼他的儿子,我能怎么办啊!”
晚上我回到家,妻子哭笑不得地聊起母亲与她抱怨的事情。我没有说话,心中暗自嘀咕了一句:“你有什么可委屈的,为了你的儿子,辛苦她的儿子,不找你抱怨找谁呢?”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202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