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久石让的音乐在中国众人皆知。
但久石让写过一本书,却并不流传。
书名叫:《感动如此创造》
不知道看过的人有多少?
这本书的内容读起来非常平时。
暂且不说没有多少趣味性,
甚至没有多少鸡汤。
所以,不火也不奇怪。
毕竟今天是个人人都“肾亏”的年代,
每个人不说在喝鸡汤,
就是在刮痧拔火罐疗毒。
愚。
02
久石让在书中,谈的都是自己做音乐的体会。
以及方法论。
音乐,在大家心目中,
都是灵动的、感性的、自由的、随风飞扬的。
但,
久石让却说,
“
每次要上台之前,我的行动都是固定不变的。
”
看完他的描述,
真像一台机器一样,
一个程序链接一个程序。
03
下午3点-5点,跟大部队进行总排练。
排练后,小睡45分钟;
睡醒后,抽根烟、刮胡子、洗脸、刷牙,做个体操,
换上新内裤、新袜子,穿上演出服。
此时,离开场还有15分钟。
让工作人员离开休息室,一人独处。
在桌上铺一条毛巾,将毛巾想象成琴键,
动手弹奏哈农(hanon)之类的练习曲,让手指热起来。
练习结束后,
站在休息室的大镜子面前,
检查自己全身上下,
并对着镜子给自己加油打气。
脑海中,
瞬间浮现迄今经历过的几个最有压力的场面,
以让自己集中精神。
然后走出休息室。
最后,
上台演奏。
04
作为久经沙场的大师,久石让说,
要完全不紧张,根本就不可能。
而只有历经严苛的考研,才能让自己有所成长。
我认为,
久石让的做法,其实告知了我们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方法论:
Practice makes perfect.
05
想起几件小事,让我觉得深有同感,唯有胸中有丘壑,才能遇事不慌张。
多年以前,要上台用英文做一次产品发布。
这也是工作以来第一次用全英文做15分钟的演讲。
前夜,我开始准备。
在电视上播出演讲材料后,我拿出录音笔,然后开始练习,从暖场的介绍到产品的介绍到最后的鸣谢,都做真实的排练。
而结果是,多轮下来,当天晚上并没有一遍讲的很流畅。
时间已经很晚了,没办法只能上床休息,定了个5点的闹钟起床。
次日早上接着讲,反而一次排练下来,非常流畅。
这一刻,终于是心里有底了。
那就是:今天即便发挥再失常,也能讲成刚刚那个样子了。
而这样的结果,并不是睡一觉突然就好了。
而是,昨晚上床后,我并没有立即休息,而是在脑海中默默地排练了一遍,讲的八九不离十了。之后才能睡得安稳,也才有了一觉醒来的行云流水。
而这样准备下来的结果,当然是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06
再说一件更小的事情,今日回想起来,也是觉得熠熠生辉,对人生充满了指导意义。
小学的时候,应该是有一次生病了早上没吃饭就去了学校上课。
在上午的语文课中间,我妈给我送来了米饭。
语文老师也是比较人性,让我在课中就开吃了。
而且是就在座位上开吃。
我饭刚吃到一半,老师就提了一个问题,找了好几个人都没回答出来。
然后她莫名就点到我让我回答。
我立即把饭盒放下站起来一说,竟然对了。
为什么能蒙对呢?
今日回想起来,这种感觉还非常清晰:
因为当时我在边吃饭边听课,注意力一点没放松。
所以说,多一份练习,才能多一份把握。
07
时至今日,我们身上曾经的很多优秀方法,可能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流失。
尤其是智能手机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已被极度分散,手上不抓个手机,就心痒痒。
我们追逐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却难以实践一些与众不同的事。
如果能够时时照照镜子、关照下内心世界,你的行事方式和今时处境也定会与众不同。
唯有十二分的准备,才能换取十之八九的成功。
西点军校的人为什么那么成功?
因为他们一天有25小时:
一天工作24小时,还有一个小时在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