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外戚为什么屡次死于宦官之手?

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观史鉴道

上回说到,在汉灵帝去世前后的朝堂之上,正经历着难得而短暂的平静。

突然有一个人跳了出来,提出了一个建议彻底终结了这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个人,就是袁绍。

袁绍作为当时最大的士族——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提出要让何进对宦官一网打尽。

就是这个建议,直接导致了东汉皇权的彻底丧失。

从此之后的31年,东汉名存实亡,皇帝虽在,但是无法掌控权力。

说的好听点,这叫吉祥物,说的难听点,那叫摆设,或者傀儡。

对了,袁绍这个建议,看着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没错,还记得第二次党锢之祸的窦武和陈蕃么?

当年这俩人就想杀尽宦官,然而宦官没杀成,自己的脑袋却搬了家。

当年窦武是大将军,现在的何进也是。

当年陈蕃是士族领袖,现在的袁家也是。

当年的窦武没杀成宦官反被宦官所杀,现在的何进又如何呢?

那么何进又为什么一定要杀宦官呢?不杀行不行呢?

通过分析何进这个人,可以看出,他以前是个屠夫,妹妹做了皇后以后,自己通过裙带关系成为了外戚一步步爬到了大将军。

而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其实几乎贯穿了中后期的东汉王朝。其中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就有五次,而令人惊讶的是,外戚集团居然实现了五连败。先后有四位大将军和一位车骑将军死于宦官之手。

此外,还有一位外戚在卸任大将军11年后,还是被宦官诬陷,最终选择绝食而亡。

这样算来,东汉王朝共有6位身居高位的外戚或直接或间接死于宦官之手。

鉴于何进之死的过程很复杂但又很精彩,涉及多方面力量的斗智斗勇,下一章将专写何进之死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而在本章,则重点回顾一下那些死在宦官手中的大将军们的精彩往事,从深处探寻外戚与宦官之间的历史渊源。

(大将军窦宪,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燕然勒功、大破匈奴的大将军——窦宪

提起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西汉的卫青、霍去病兵发塞北,重创匈奴的故事。

然而在东汉,也还有一位大将军,曾经率兵给予匈奴以毁灭性打击。他的名字叫窦宪。

当年汉武帝击败匈奴之后,匈奴势力虽然衰落但仍未完全祛除,反而继续时不时地对边境造成威胁。

到了东汉初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臣服于东汉朝廷,被光武帝刘秀安置在河套地区居住,史称南匈奴内附,五胡乱华的根源,就此埋下。

南匈奴归顺之后,北匈奴成为主要边患。

为了对付北匈奴,东汉前期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

其中意义最重大的,就是窦宪出征和指挥的那四次。

公元89年至91年的三年间,窦宪和自己的副手耿秉等人率领东汉军队与南匈奴的军队组成联军,先后分四次征讨北匈奴:

(窦宪破匈奴进军路线图,图片来自网络,本公众号局部修改,侵删)

第一次:公元89年6月,汉匈联军兵分三路长途奔袭,直捣北匈奴单于老巢稽落山,大破之,斩首一万三千人,俘虏20余万人。

窦宪、耿秉等人随即率军一路追击单于到燕然山(现在位于外蒙古境内)。随军的大文学家班固(《汉书》的作者),奉命在此山刻上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史称“燕然勒功”。

从此以后,窦宪的“燕然勒功”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当年霍去病大破匈奴,登上狼居胥山祭天)”并列成为中国古代最顶级军功的代名词,所有的仁人志士都以燕然勒功和封狼居胥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虽九死犹未悔。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范仲淹那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此战大胜之后,窦宪回京,同年9月进位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满朝文武,只有荣誉职位——太傅名义上要比大将军这个职务高一点,但是实权却无法相比。

由于战功显赫,窦宪日益跋扈,自己的宗族亲戚也多封高官,形成窦氏外戚集团,开始威胁皇权。这一年,在位的小皇帝汉和帝年仅11岁。

第二次:公元90年5月,窦宪在京城遥控指挥,指挥手下将领率军两千人攻占伊吾城,北匈奴向西的路线被切断;

第三次:同年9月,北匈奴请求称臣。但窦宪认为是缓兵之计,一方面假意迎合,一方面挑起南匈奴与北匈奴的战争,指使南匈奴部队兵分两路攻入单于驻地河云地区,北匈奴单于受伤逃走。

第四次:公元91年2月,窦宪派遣手下将领率轻骑兵,长途奔袭5000公里,直捣单于的新巢——金微山,单于猝不及防,认为是神兵天降,仓皇逃走,从此不知所终(也有人说死于乱军之中),汉军再歼匈奴五千余人。

至此,北匈奴逐渐走向消亡。

这一年,小皇帝13岁。

窦宪立下莫大的军功,唯独忘了一句话:“夹着尾巴做人”。

这人呐,只要一膨胀,就忘了自己是谁。

想想也是,自己的妹妹是太后,皇帝是自己的外甥(皇帝其实是太后的养子)。

自己的兄弟亲戚们都身居高位,自己还带兵重创了北匈奴,解决了匈奴这个边患,比起卫青、霍去病如何?

做了大将军怎么了?这个位置自己不该坐?

至于皇帝,一个小孩子,放不放在眼里,有什么区别吗?

小孩子安心的一边玩去就好,大汉天下,我们窦氏说了算。

关于窦宪的权势,《后汉书》是这样写的:“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刺史、太守、县令等地方势力都是自己门徒)……;朝臣震慑,望风承旨(朝堂之上也怕他);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家族势力庞大)。”

窦宪的权势之大,引起小皇帝的忌惮。

作死的事情又来了,窦宪的党羽,还密谋杀害皇帝。结果事情被皇帝知道,皇帝决定借此机会,彻底铲除窦氏势力。

这时候,小皇帝14岁。

可是,14岁的小皇帝,又能依靠谁呢?满朝文武,都是窦宪的人,与窦宪不和的人,早已被排挤出朝堂了。

小皇帝只能借助宦官势力,于是找了大宦官郑众密谋。

等到窦宪从外领兵回来,汉和帝先是派人去安抚军心,然后使者告诉窦宪,现在天色已晚,第二天可以进宫见皇帝。

窦宪信以为真,但他却不知道,在他进城的那一刻,洛阳的城门已经悄悄关闭。

就在这天夜里,小皇帝先动手了。

大宦官郑众领了皇帝圣旨,夜里先发制人,将窦氏党羽抓了个一干二净,接着派人围住了窦宪的府邸。

第二天早上一早,窦宪一开家门,发现外面全是皇家卫士,随即使者前来,收缴窦宪的大将军印绶,将他改封为冠军侯(当年霍去病也被封为冠军侯),并让他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

窦宪到了封地之后,小皇帝的诏书也来了,要求他立即自杀。

一代名将,就此谢幕。

汉和帝诛杀窦宪的过程,大宦官郑众首功,第一次宦官外戚之争,宦官大获全胜。

(逼死邓骘的汉安帝,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绝食而死的大将军——邓骘(音“质”)

杀死了窦宪之后,汉和帝又坐了13年皇帝,27岁那年,一命呜呼。

之后的汉殇帝继位的时候刚满百日,很快夭折。

接着,是汉安帝继位,年仅13岁。

此时的太后,是汉和帝的皇后邓氏。

由于汉安帝年幼,邓太后辅政。

邓太后辅政之后,同样提拔自己的兄弟们做了高官。

其中自己的兄弟邓骘,在公元108年被任命为大将军,领朝辅政。

有感于窦宪的前车之鉴,邓氏其实很低调。

真正的夹着尾巴做人。

官拜大将军的邓骘,深感大将军这个职务位高权重,容易受到皇帝猜忌。

于是在夹着尾巴做人的同时,找机会辞去大将军这个敏感职务。

公元110年,邓骘母亲去世。邓骘立即抓住时机,急流勇退,要求辞去大将军职位,回家替母亲丁忧,他一共只做了两年的大将军。

丁忧期满后,坚决拒绝再次就任大将军这个敏感职务,只做了个闲职(官名:奉朝请)。

就做人来看,邓骘比他之前的窦宪要聪明的多。

然而,很多时候,命运这个东西,真的身不由己。

公元121年,邓太后去世。

这个时候,当年的小皇帝汉安帝,已经28岁。

邓太后还活着的时候,汉安帝身边的宦官就一直说邓家人想废掉皇帝,另立他人。

汉安帝认为这是一块心病,但邓太后还在,不好发作。

邓太后一死,宦官们马上跳出来,把这个旧事重提。

安帝要想亲政,就必须抓住自己的权力,必然就要削弱邓家的权力。

所以安帝马上就着宦官的舆论大做文章,认定邓氏谋逆。

邓骘虽然无罪,并不在谋逆的榜单之中,但是也被连带受了牵连。

闲职也没得做,被遣返回封地。自己在京城的家产全部被查抄。

邓氏子弟多人受到波及,邓氏一门遭受严重打击。

邓骘此时虽然还有侯爵在身,但深感伴君如伴虎的他,目睹家族衰败,感叹君心难测的同时,决定绝食而死,他的兄弟六人,也先后自杀。

邓骘死了以后,由于邓骘品德高尚,民间和朝廷内部的反响很大,认为皇帝逼死了忠良。

迫于内外压力,汉安帝装模作样的怒斥了逼死邓骘的州郡官员,为邓骘进行了体面的安葬,并把他葬在了洛阳附近的北邙山。

本文前后会提到6位外戚,邓骘与其他五人都不一样,他不是死在宦官手上的,他死之前也有十多年没有担任过大将军,但是他的死却是实打实由宦官引起的。

由于他品德高尚,为人善良,可以说是最不该死的。

但是,家族势力庞大可以影响皇权的时候,无论你做什么不做什么,一定会引起皇帝的忌惮。这是一个心智正常皇帝的必然选择。

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车骑将军阎显之死

汉安帝逼死邓骘以后,又当了四年皇帝,32岁那年,也驾鹤西去。

他只有一个儿子,叫刘保。

按理说,唯一的儿子,必然就是太子,但关于这个儿子能不能当太子的问题,汉安帝活着的时候真的很头疼。

话说刘保这孩子,也确实命苦,刚出生不久,自己的母亲就被汉安帝的阎皇后毒死(因为阎皇后没有儿子,嫉妒心又很强)。

阎皇后与刘保有杀母之仇,肯定不能容下刘保,所以也在找机会铲除他。

这孩子头上就悬了一把刀。

母亲死后,乳母就成了最亲的人。

六岁那年,好不容易被封了太子,结果糟心事很快又来了。

10岁那年,在阎皇后的指使下,他的乳母又被几个老太监诬陷而死。刘保叹息了几声,被老太监们听到,老太监们害怕刘保将来掌权之后,为了给乳母报仇而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在汉安帝面前说刘保的坏话。

当然,老太监们害怕,阎皇后其实更害怕。老太监们说坏话,阎皇后也吹枕边风。

汉安帝废掉了刘保的太子之位,贬为济阴王。

但是汉安帝就这一个儿子,他应该是考虑以后有机会重新把刘保送上太子之位。

结果历史没给汉安帝这个机会,头年刘保太子之位被废,转年当爹的汉安帝突然驾崩。

可怜刘保这个孩子,11岁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由于安帝死前,没有指定继承人。

这一下,可遂了阎皇后的意。阎皇后最不想看刘保继位,所以肯定也不会推刘保上位。

阎皇后的兄长,叫阎显,官拜车骑将军。在军中骠骑将军空缺的情况下,车骑将军的位置仅次于当时的大将军耿宝(排名:大将军、骠骑、车骑)。

但是这个大将军耿宝对拥立谁当皇帝这个问题上却态度暧昧,引起阎皇后的不满。

正好,你这个耿宝地位高,压着我哥阎显,还不随我的意,我就找机会除掉你。

于是阎皇后联合自己的哥哥阎显,逼死了耿宝。

耿宝死后,阎显成为了军中的第一人,但是还没有坐上大将军。

可惜他永远也没有机会坐上大将军了。

汉安帝死后,阎皇后为了把持朝政,从外面找了个小孩来当皇帝,这个小孩就是北乡侯。

结果北乡侯是个短命鬼,当了六个月皇帝就死了。

北乡侯死后,阎太后和阎显决定继续找小孩来当皇帝,自己方便掌权。

结果还没挑好哪个小孩子继位,就出大事了。

一个名叫孙程的太监,忠于已经去世的汉安帝,于是纠集了另外十八名年轻的太监,歃血为盟,先是杀死了当年诬陷太子的那几个老太监,接着推苦命孩子刘保上位,就是汉顺帝。

汉顺帝上台之后,车骑将军阎显不服,准备兵变。

结果兵变没开始,自己的手下先开始火并,失去先机。

孙程等宦官立即奉顺帝命令控制羽林军,带兵进宫逼迫阎太后交出玉玺。

顺帝拿到玉玺之后,又派人抓住了车骑将军阎显,下狱处死。

第二年,阎太后忧郁而终。

这位车骑将军阎显,身处权力旋涡中,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先干掉了大将军耿宝,却不想孙程等宦官就在自己身后等待时机,并给自己送上致命一击。

孙程等19名宦官拥立有功,都被封侯,史称十九侯。第二次宦官外戚之争,宦官再下一城。

阎显的事情告诉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了任何人。有些时候自以为得计,却不过只是黄雀眼前的那只螳螂而已。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阎显大概没想到)

四:外戚势力的最顶峰——大将军梁冀

(影视剧中的汉桓帝,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说起梁冀这个人,都比较熟悉,党锢篇介绍过。

梁冀这个大将军职务怎么来的呢?

他爹传给他的。

他爹叫梁商,就是上一个板块提到的苦命孩子汉顺帝刘保的大将军。

因为梁冀还有个妹妹,做了刘保的皇后,所以梁冀的爹就做了大将军。

梁商死了之后,梁冀继续做大将军。

汉顺帝刘保,做了19年皇帝,30岁那年,也英年早逝了。

顺帝的儿子,被梁冀拥立,就是冲帝,当时仅1岁,当了四个月皇帝也夭折了。

大将军梁冀,从宗室中找了一个小孩,接着当皇帝,就是汉质帝。

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了一句“跋扈将军”,梁冀派人把他毒死。

质帝死的时候才9岁。

质帝死了以后,梁冀又从地方宗室中找了个15岁的少年,就是汉桓帝。

梁冀一个人,就拥立了三个皇帝,其中还敢公然毒死一位皇帝。

可以说,梁冀就是东汉外戚势力的巅峰。

15岁的汉桓帝继位之后,迫于梁冀庞大的势力,选择了对梁冀忍让的态度。

这一忍,就是十三年。

那么梁冀的势力到底多大呢?

可以说,梁冀家族权势熏天,已经超过了当年的窦宪家族。

《后汉书》这样评价梁冀家族:“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在位二十余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

就是说梁冀一门,男子前后七人封侯,女子出了三位皇后、六位贵人。还有两位大将军、七位封君的夫人、三位驸马爷,其余大小官吏57人。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百官惧怕,皇帝也不得不忌惮三分。

这种严重威胁皇权的情况下,皇帝铲除梁冀已经成了必然。

桓帝找到了单超等五位大宦官,商议除掉梁冀。

梁冀有所察觉,但并未全力应对。

五大宦官随即召集一千余人的羽林军,趁着梁冀没有做好准备的时机,突然包围了梁冀府邸。

收缴了梁冀的大将军印,梁冀自杀而死。

随后,汉桓帝下令将梁家灭族。

盛极一时的梁氏,就此完灭。

宦官与外戚的第三场较量,外戚再次完败。

单超等五人封侯,史称五侯。

宦官的势力,愈发强大。

党锢之祸的导火索,出现了。

五、谋事不密、功亏一篑的大将军——窦武。(简单介绍)

读者表示:怎么又来了个姓窦的,还挺眼熟?

窦武和前面提到的窦宪,都姓窦。

其实他们是一家人。都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后代。

窦宪比窦武高一辈,是窦融的曾孙。

窦武是窦融的玄孙。

窦武的故事在党锢篇中曾经专门讲过,在此仅简单提一下。

汉桓帝死后,汉灵帝继位,窦武与士族领袖陈蕃密谋杀害宦官,结果谋事不密,奏折被宦官看到,宦官抢先控制了皇帝,又找了名将张奂作为外援。

窦武虽然控制了部分军队,企图发动兵变,但是在名将张奂的精锐部队面前,无法形成战斗力。宦官又攻心为上,窦武的军队很快溃散殆尽,窦武自杀。

至此,宦官对外戚完成四杀。

六、大汉最后的大将军——何进(简单介绍)。

何进的故事,下一章会全面展开,在此仅简单介绍。

汉灵帝死后,汉少帝继位,年仅14岁。

何进听从了袁绍的建议,从四方召集猛将带兵进京要求诛杀宦官。

结果四方的兵还没来,何进的头先掉了。

何进被宦官杀死之后,董卓进京,开启了四百年的大乱世。

何进之后,虽然又有韩暹、袁绍两人做过大将军,但此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这两个人虽有大将军之名,却无大将军之实。所以说,何进就是东汉一朝实际上的最后一位大将军。

(影视剧中的何进,侵删)

从上面六个人的故事可以看出,外戚和宦官本身,是难以长期共存的。

因为两者都是皇权的延伸。东汉从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开始一直到灭亡的汉献帝,全部都是儿皇帝。

其中儿皇帝能长大成人的,一共有六位。

巧合的是,死在宦官手中的外戚,一共也有六位。

(压红部分为长大成人的六位儿皇帝)

不考虑最后的何进,前面五人正好一朝一位。这5人中:窦宪、邓骘、梁冀是在小皇帝成长过程中对皇权构成了威胁,被皇权借助宦官这把刀杀死的;阎显和窦武,都是在老皇帝去世,小皇帝登基前后的敏感时期,与宦官集团斗争失败而导致自己身死的。

本质的原因,是宦官集团长期与皇权最为亲近,而外戚的崛起则会削弱皇权。

所以皇权为了收回自己的权力,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对付外戚。

但是这个外戚死了之后,皇帝很快也就去世了,皇后变成了太后,又引出了新的外戚。

周而复始,形成循环。

所以,只要宦官不死,何进无法真正全面掌控权力而且面临被宦官整死的危险,这样从外戚宦官斗争角度来看,何进必须杀宦官。

此外,前面这五位外戚的出身,比何进要好的多。

窦宪、窦武是东汉开国元勋窦融之后;

邓骘是开国元勋邓禹之后;

梁冀是开国元勋梁统之后;

阎显稍微差一点,但是阎显的父亲做过尚书,起码也是高官。

东汉的皇帝之所以想选开国功臣的后代作为皇后,其实是想拉拢开国功臣共同保卫皇权,但可惜皇帝太短命,皇后自家的外戚势力趁机坐大反而对皇权造成了威胁,所以外戚的悲剧就诞生了。

再看看何进的出身,只是一名屠户。

人家开国元勋的后代、高官的后代都死在了宦官手中,你说何进会不会怕?

害怕的情况下,主动隐退,夹着尾巴做人不好吗?

夹着尾巴做人当然好,但是第二板块的邓骘表示,我已经很低调了,我都卸任大将军11年了,皇帝还是逼死了我。

既然妥协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来裁决,那为什么不趁现在有实力的时候放手一搏,万一成功了呢?

所以从心理分析,何进也必须杀宦官。

那么何进为什么又被宦官杀了呢?

袁绍的建议,到底是什么居心?

董卓进京,又是怎么一回事?

东汉王朝怎么在一夜之间就进入了有名无实的状态了呢?

何进真的就是蠢货的代名词吗?

下一回,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文章的最后,送上清朝文人在评《三国演义》时候写的非常精彩的评论:

西汉则外戚盛于宦官,东汉则宦官盛于外戚。惟其外戚盛也,故初则(吕)产、(吕)录几危汉祚(二吕都是吕后家族的人),后则王莽遂移汉鼎。而宦官如弘恭、石显辈,虽尝擅权,未至如东汉之横。是西汉之亡,亡于外戚也。

若东汉则不然,外戚与宦官迭为消长。而以宦官图外戚,则常胜,如郑众之杀窦宪、单超之杀梁冀是也。以外戚图宦官,则常不胜,如窦武见杀于前,而何进复见杀于后是也。是东汉之亡,亡于宦竖也。然窦武不胜,止于身死;何进不胜,遂以亡国。何也?曰:召外兵之故也。外戚图之而不胜,至召外兵以胜之,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国于是乎非君之国矣。乱汉者,宦竖也。亡汉者,外镇也。而召外镇者,外戚也。然则谓东汉之亡,亦亡于外戚,可也。

参考材料: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六、四十八、五十一)

《后汉书·皇后纪》

《后汉书·邓寇列传》

《后汉书·窦融列传》

《后汉书·梁统列传》

《后汉书·宦者列传》

《后汉书·窦何列传》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第二回)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史鉴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524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813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1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8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7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3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9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7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8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8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9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6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03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07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