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蚌埠1月15日电(通讯员 王丽华)一月伊始,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小蚌行实践小分队”走出校门,走进蚌埠市博物馆,进行以“探寻双墩密码,传承创新文化——以探究淮河流域双墩文化创新性发展为例”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小蚌行社会实践团队共计8人,由队长刘珏汝,队员徐莉华、姜坤、王丽华、杨丽菁、强海婷、吕舒颖、杨娜组成,他们来自不同的学院,各尽所学、融会贯通。团队在走出校园、“走向双墩”之前,着实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先是通过互联网查询有关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文化的相关资料,以及当今时代,社会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情况的资料,接着认真细致地准备了一份“调研活动计划书”和“新闻宣传方案”,将活动的细节考虑得十分详细。
1月11日,调研团队在小蚌行双墩文化创意馆集合,参观了创意文化馆并了解其关于双墩文化产品设计的相关理念,确定了“调研活动计划书”,队长刘珏汝仔细交代了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针对突发情况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小蚌行团队查阅了双墩文化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其文化内涵以及传承意义,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双墩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方向。由于疫情影响及地理位置偏僻、文物均在博物馆展出等因素等,团队在线观看双墩遗址的相关视频,多方面了解双墩文化及“双墩密码”。
1月12日上午团队于安财东门集合,乘车前往蚌埠市博物馆。过程中队员们着重参观了古代历史展区的双墩遗址和钟离墓部分,了解了很多关于双墩文化的新的知识。馆中陈列了双墩遗址出土的一级文物陶塑人头像和600余件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典型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支架、碗、钵、甑、器座、纺轮及网坠等,以四錾平底罐形釜和钵形釜、矮圈足或假圈足饼底碗、矮喇叭座豆、鸟首或牛鼻形耳系罐、底腹均有箅孔的甑及祖形支架构成器物组合。在陶碗的外圈足内,有较多的刻划符号,以单线、双线和多重线分别刻有鱼形、猪形、鹿形、蚕形、叶脉形、花瓣形、三角形、方框形、“十”字形、网形、圆圈形、建筑形等数十种。可分为象形和几何形两大类,并以时代早、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构成了双墩遗存的重要内容。据队员描述,馆中钟离君柏墓的还原墓室极为壮观。
1月13日上午团队立即赴蚌埠市区绿地广场,对附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随后团队又在安财校园内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当日下午,团队对方军教授进行采访,深入了对于双墩文化的了解。通过对方军教授的采访,团队了解到了一些无论是在书上、网络上还是博物馆里都无法了解到的知识。采访中,方军教授指出: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反映了七千年前双墩先民的历史剪影,为我国目前已发现的“雕题纹面”的最早实物例证。该人头像面部写实,十分生动,整体由陶土经手工捏制后烧制而成。人物眉弓突出,双目圆睁,鼻子扁圆微翘,似蒜头状,嘴巴张开,似在微笑。左耳残,右耳有一穿孔。令人惊奇的是,其额头正中刻饰有椭圆形同心圆,脸颊两侧各有五个对称戳刺点,连成一条斜线。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塑人头像中出现刻纹符号的,迄今所见仅此一例,是“纹面、雕题的最早例证”。这件“原始雕塑精品”表现的究竟是什么人?目前学界尚未有定论,但持少女、孩童观点者较多。针对其额上的同心圆现象,方军教授认为具有重要的特殊含义,应该与“天”有关,代表了对天、地、人的认知。而今,这件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在博物馆的展窗里静默不语,人们只能在她的微笑中浮想联翩。如果“国宝会说话”,不知她会向人们讲述怎样的前世今生?
1月14日上午团队成员在小蚌行双墩文化创意馆集合,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本次实践心得,探讨实践成果。当天下午梳理调研报告的思路,完善报告框架。队员们忙碌而又喜悦,忙于整理复杂繁琐的资料,喜于收获大量的知识。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这使得淮河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出南北过渡兼容的性质。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淮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性一直被各界学者所关注。双墩文化的发现,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
文明是有穿透力的,双墩文化是淮河流域文化的起源,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小蚌行团队呼吁:应重视对于双墩文化的传承与开发,让美丽的双墩文明重现世间,让和谐的珠城文化广流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