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的最后一点,即放弃自我与生命本身, 似乎过于残酷,也仿佛足以证明一个结论:“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因为现实的残酷性,我们感觉不管怎样努力,人生的意义都会荡然无存。西方文化强调“人定胜天”,自我价值高于天地,而死亡则是不可接受的, 是一种奇耻大辱,难怪有人苦思长生不老之术,却不 敢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实际上,人类只有适当放弃 自我,才能领略到人生的喜悦。生命的意义恰在于“死亡”这一现实,这是哲学和宗教的核心。
放弃自我,是耗时长久、逐步适应的过程,我们 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极为重要的保持平衡的心理技巧,我称之为 “兼容并包”。这是促进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工具。兼 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 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关于平衡和放弃的本质,我还要补充一句: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从来没 有的事物。这类似获胜前就想放弃胜利,完全无从谈起。同样,首先确立自我,才能够放弃自我。为数众 多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欲望,害怕痛苦的感受, 致使心灵无法成长。他们相信可以实现某种目标,却 不愿为此经受痛苦。有的人为了达到精神的更高境界, 甚至不惜到沙漠隐居,或放弃适合的职业,去学习做 木工,他们以为通过表面化的模仿,就可以走捷径, 达到超凡的精神境界。他们没有意识到,长期以来, 他们停留在幼稚的精神成长阶段,只有从头做起,进行自律,才是惟一的捷径,如同他们须经历不可或缺的青春期、青年时期和中年成长阶段。自律,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目标 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痛苦。综上所述,这四种 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这四种原则相互影响,有时甚至需要使用其中 两三种乃至全部原则,使用它们的力量和动力,这些 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心中蕴藏的爱。或许有人会问:“生 物学意义的反馈、冥思苦想、瑜珈术、心理分析,是 否也可算作自律的一部分?”它们只有辅助作用,而 不具有本质作用。真正的自律,还是我上面提到的四 种原则。只要持之以恒地实践,任何人都能够使精神、 心理和灵魂达到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