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负罗拉
最近越来越为摇不到车号而沮丧,有车的朋友说,你可以坐地铁啊,车一买就贬值,油钱、保养、停车费那么贵,堵车都要烦死了。坐地铁多好啊,又快,又可以在地铁上看看书听听节目,不就是挤点儿么。
我克制住了翻白眼的情绪,对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同事进行了三个灵魂拷问:
第一,你以为地铁只是挤吗?
对于北京地铁的早晚高峰而言,挤,是最好的情况。因为至少代表你上车了,大概率不会迟到了。
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挤车,是在排看着就眼晕的又粗又长的队伍。而绝望的是,每次进站的车厢,已经挤满了人,然而并没有人下车。队伍前排的人只能凭借十八般武艺强塞进一两个人,队伍根本没有往前移动的迹象。排在后面的你,就只能漫长的等着每次塞进两个,又两个,盼着轮到你。
当你被后面的人推进车厢时,车厢门从你的鼻尖划过,缓慢关闭,A罩杯从未有如此强的存在感紧贴着玻璃。如果是冬天,恭喜你进入了烘烤箱,即使外面天寒地冻飘雪花,车厢里绝对让你感受到春天的燥动。羽绒服里全是汗,好像把围巾解下来,可是你的手都深陷人群无法自拔。
好在为了缩短安检时间,你已经好久没背包上班了,钥匙,手机,耳机,全塞进各种兜里。否则此刻虽然你手里拎着包带儿,但你看不到包在哪儿,恍惚以为自己在放风筝。更何况,舍不得把LV扔进安检机黑乎乎的传送带上,因为你眼睁睁看着前面的人把一直在地上滚的旅行箱举了上去,所以咬牙买的名牌包包根本派不上用场,只能在家吃灰。
如果是夏天,太妙了,冷气开的你怀疑人生,难道又入冬了?然而很快隔壁的狐臭提醒着你,too young too naive. 有时候,你还要和一个T恤都湿透了的白胖胖的男子亲密无间的贴在一起,于是你的T恤也沾染了他的汗水,对,就是这个味儿。
看书?不存在的?耳机?除了地铁的轰鸣声你能听见什么呢?降噪耳机可好?怕过站。
最可怕的是,后面的人问你,下车吗?或者你问前面的人下车吗?大家并不是想阻碍别人下车,但真的身不由己,根本没有转身的余地。一个转身,就是伤筋动骨,幸好没吃早饭啊,要不然都挤吐好几回了。
第二,地铁真的快吗?
看上去地铁不堵车,但它绕远啊,它不是为了你开辟的从家直达公司的专列啊!你可能要坐公交,骑共享单车,或者打个小蹦蹦,才能到达离家最近的地铁站。地铁里的换乘更像定向拉力赛,一些换乘线路之间那个远啊。此刻你要跑赢的不是时间,是身边和迎面走来的地铁大军。每个人都雄赳赳、气昂昂,一路小跑,不知道的以为发生了什么暴动。这样折腾下来,只要没遇到路面交通管制,即使堵车,也比地铁快。
杠精同事问,那能快多少呢?开车成本还高呢啊。
单程快半小时,一天就是一个小时。每天醒着的时间刨去吃饭上班,你说还有几个一小时?你每天在路上各种辗转,相信我,到家以后什么都不想干了。下班想拔草个餐厅?想一想你要先辗转到餐厅,吃完了再辗转回家,想一想多么可怕。还是算了回家煮点饺子吧。
非高峰时段,开车的便利明显上升。它不仅能让你拔腿就走,扩大你的生活半径,更是你移动的家,运东西,大大提高生活的便利度。就跟不要提春节、深夜打不到车的尴尬情况了。有车,真的不仅是舒适的问题,更是时间的节省,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三,车当然是消耗品,但你挣钱不就是为了花么?
在有稳定收入,有储蓄,有理财计划的前提下,钱还是得花掉,才能发挥在当下的最大作用,否则留着就是纸,而且越来越便宜的纸。这个观点在我的另一篇《30岁才明白的一些理财理论》中详细阐述了。
你辛苦上班,挣钱,存钱,为了什么呢?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呢?当然是更好的体验啊。于我而言,我不是圣人,我喜欢拥抱现代社会的便捷,我喜欢品质好(不一定价格高)的东西,我喜欢美味的食物,这就是我的价值观,更好、更多的人生体验,是我努力赚钱的动力,是我人生的意义。
复利很好很强大,也许能在你八十岁的时候让你成为富有的人。但复利的前提是,本金和利息在此期间是不能取的。就算跑赢了通货膨胀,资产几十倍(大概率达不到)的增长,你还吃的动么,你还开的了车么。钱就失去了本来的属性——交换价值。
我们当然要在年轻的时候为未来多储备一些,以抵御风险。但不代表就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的攒钱期待它能给你养老。聪明的花钱,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才能不枉此生啊。
最后,我给了杠精同事致命一击:如果你觉得开车那么不好,为什么你不把车卖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摇号呢?
作者/ 负罗拉
知乎、豆瓣同名,不定期更新
中年离异的倔强少女,不将就,不妥协,在这里分享关于30岁、婚姻、经济、生活的碎碎念,希望鼓励陌生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