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国人足不出户便知其“大名”的国宝级艺术品,是中国版的“蒙娜丽莎”。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论著有很多,首次发现《清明上河图》的辽宁省博物馆就曾出版过一本专门的论文集,收录了当时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大量论著。直到今天,仍然有许许多多专家级研究人员常年投入到《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和论战当中。对该画的时代、名称、作者、历史、意义,以及画中描绘的社会、建筑、民俗、饮食等方面的研究俨然形成了一门跨领域的研究门类——“清明上河学”。而该画的魅力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之外,更在于其本身便是一副“充满谜题的画作”!
第一个谜题是该画的作者。目前大家公认的作者是宋代画师张择端,而张择端本人在历史上是否存在还是一个谜,因为除《清明上河图》,未见任何张择端的其他作品。而北宋是中国绘画史上璀璨的黄金时代,郭熙、巨然、范宽等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但各种史料却几乎没有对张择端的介绍。所以有人提出大胆的假设,该画是一副宫廷画师“集体创作作品”。可也有人提出质疑:真迹各部分的笔触手法非常一致,如果不是出于一人之手,很难解释。
第二个谜题就是该画的名字。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一说是“清明节”的意思,清明是春季,而该画中却出现了很多非春天的场景,诸如餐厅门口张贴的秋季才有的“新酒”广告。另一种说法是将“清明”解释为徽宗时代天下太平之治的和乐景象的意思,因为此画是呈送给徽宗的,表达这样的敬意也不无可能。还有一种说法是“地名说”,当时开封有一个地方叫“清明坊”,所以以“清明”命名。关于“上河”的说法也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认为此画描绘的是汴河上游的景象,因为有“上河”之说。第二种说法是汴河流经首都开封,同时“上”有“御”的意思。第三种说法是“上河”是“去和那边玩”,这种用法沿用至今,如现代用语的“上街”。种种说法各执一词。
第三个谜题是该画是否为佚失作品。《清明上河图》全长528公分,“佚失说”认为其收尾过于唐突,城门在边界上欠缺平衡,街景才刚开始却就结束,明李东阳也在跋文中有“二丈”之说。而“完整说”认为:仔细观看,画并不是突然结束的,是借由两棵树遮掩道路而结束的。这一说法后来又被1997年香港回归展览中香港艺术馆馆长司徒元杰的一个发现所佐证,
他发现两个展柜中间接口处形成的一条暗纹正好投射到清明上河图的最高潮——虹桥桥顶上,该处正好处在大约二百六十四公分的位置,也就是该画的正中间。这一发现被称为“张择端密码”(类似达芬奇密码)。
《清明上河图》本身充满着各种谜题,而其问世以来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五度入宫,四度出宫”的经历更是一个传奇。张择端将该画献给徽宗为第一次“入宫”;“靖康之变”后,北宋于1127年灭亡,《清明上河图》在开封可能落入金人手中,这是首次“出宫”;忽必烈灭金,建立“元”朝,并把清明上河图纳入宫中,这是第二次“入宫”;元朝内务府“装裱匠”用假画置换真迹,将其携出宫廷,这是第二次“出宫”,之后几易其主,最后落入“严嵩”之手;严嵩失势后,财产遭查没,《清明上河图》第三次“入宫”;入宫后,又被大太监冯保盗出流落民家,此为第三次“出宫”;之后,为清人毕沅所得,而毕家也未能逃脱前几任拥有者终被抄家的命运,《清明上河图》四次“入宫”;而1912年清宫倒台,《清明上河图》又一次散落民间,此为四次“出宫”;最后,解放后被辽宁省博物馆杨仁恺于民间发现,后移交北京故宫博物院,完成第五次“入宫”。
《清明上河图》本身充满着各种谜题,更有传奇曲折的经历。日本学者野岛刚的这本《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能让我们对该作有一个更深刻、细致地了解。本书除了上面论述的内容外,还就《清明上河图》的五十余个版本,其在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明史研究中的作用,中国绘画史中的地位,以及作品的诸多细节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对《清明上河图》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