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轻喜欢热闹,有依赖情节。小时候如果依赖感培养不足,长大会补偿,比如恋爱中对对方的依赖,一旦撕裂,觅死觅活。长大慢慢理性,个人效能足,慢慢学会独处。表现在恋爱中,从强烈的二人世界的构建,到双方平等的生活,在一起舒服。爱具有多个维度,恋却是有焦点(对象)的,这个焦点落脚在具体个体,背后却指向一类人,所以失恋后可以慢慢找回另一个这类人,会补全。
2、大部分人天天忙碌,时间久了,发现一地鸡毛,瞎忙。有些人忙闲有序,几年后有不少成果。能耐越小,显得越忙,有时候忙是掩饰,借口,宿命。那些能人,很少显示忙碌,示人以闲,把轻松快乐展现,应该不是装,而是生活状态。我的疑问是那么忙,为啥没成果?到底在忙啥?没目的的瞎忙本质是浪费,有价值的忙在哪里?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目标,或更有价值的目标,忙得太随便,应该按社会评价体系留点“成果”,或按个人喜好超越世俗,留点痕迹,这种偏大、有价值、慢慢能实现的目标才是差异。
3、原则问题:原则是言行所依据的标准。自我感觉年龄越大原则性越来越“松动”,感觉标准越来越泛化,很多底线不断被刷新,估计是社会化的副作用。外在复杂且多变,原则如果相对固定,久之会发生矛盾,不断协调原则和外在的冲突,找到平衡点(包括内心),才能化解矛盾。原则是时空观的界限,人有边界,世界有边界,原则就是约束个人时空(世界观)的边界,突破原则意味着世界观暂时崩塌。成长意味着拓展时空拓宽边界,随着成长,势必会突破未知领域,突破或解决原则和现实的矛盾,意味着个人边界的扩大。
4、为什么抑郁?虎三说是碰撞冲突的被动式鸵鸟策略,内心或对外感觉不平,却无法改变现状,于是被动接受,假装“视而不见”,试图内部合理化或内心挣扎。解决之道需要把头从沙土中拔出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改变现实。
我称之为:对外无能,变成对内攻击(挣扎纠结),对外无宣泄通道,对内被逻辑锁死(思维死结,无法自圆),所以对内无法劝慰自我的时候,需要转向更大的外部,拓展边界,当边界(个人世界)无限大的时候,内在的那些问题就显得无限性,甚至在外部找到解锁内在问题的答案。
大部分抑郁者内心被一个症结、一片阴影、一个逻辑等遮蔽,把自我束缚在问题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纠结的问题这么大,更大更美的世界就在问题的玻璃之外,遥遥在望却很难触及,这严重束缚自我世界的拓展。一旦自我设限,意味着有些变为禁忌,禁忌无法突破,似乎突破即为死亡,无解而不死,所以抑郁。
我们的梦想、理想、发散的思维具有开拓性,而自我、道德、恐惧、愤怒等具有约束性。当理想与现实的桥梁被阻断,个人的世界无法开疆扩土,内在一旦纠结,世界会慢慢萎缩(枯萎、收缩)。反抗越激烈,说明外在道路越死,内在束缚越重,所以,对外寻求出路,对内打破枷锁,百无禁忌不设限,胆大妄为敢日天。
无能表现为勇气缺乏,实质是找不到方法,不是绝症,肯定有解,死都不怕,还怕解药?
5、需要讲讲自我中心主义问题,前段时间辩论过几次,发现很多朋友具有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心理学认为从幼儿到青年有三个不同阶段的自我中心状态,我们将青年时期的单独拿出来讨论,这时候青年认为自己的思想具有无穷力量,完全有能力按照自己的设想来改造社会和世界,这种想要使社会适应于自己的理想和理论而不考虑他人看法的表现,就是出现在青年身上的认知的自我中心状态。
自我中心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最终目标是自我满足和自我验证,并不尊重别人的权利和需要,只维护自身和自身利益一致者的利益。在进行自我中心思考时,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那些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人是错误的。自我证实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他们只重视那些我们可以掌控并用于支持我们的是事实,讨厌那些指出我们前后不一致的人。
自我中心思维,主要是为了验证当下的信念体系,如果受到认可,他们会感到很舒服,即使正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不道德的。只有在自我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后,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中心倾向,只有在对自我中心思维进行分析的时候,自我中心思维才不会合理化我们的非理性行为。自我中心思维是一种高超的自我欺骗技术,为理性代替非理性设下了障碍。
自我中心思维有多种自我合理化的方法,有些逻辑虽然非正常,你却很难反驳。比如他们以“我乐意”来搪塞你,你就哑口无言。他们甚至在合理化过程中引用道德标准、原则、自我等,其实推理的证据、合理性、客观性、公平性、逻辑起点过程和落脚点或许存在缺陷。有时候这种逻辑会“欺骗”自我中心者自身,他们通过原则、道义、公正等外在合理化因素,成功掩饰了自我真实动机。
当自我合理化不成功时,自我中心思维者会和外界产生冲突。双方试图说服对方,开始攻防战,对方会用理性思维告诉自我中心思维者,他那套逻辑是封闭的、局限的、没能公正对待理性思考,这种偏狭的思维方式容易走向极端:要么严重利己,要么片面化(自我视角和感受,很少顾及他人和社会),容易情绪化、急躁甚至攻击性。
即使不对别人造成直接伤害,自我中心思维也可能会导致慢性的自怜或抑郁。他们总认为别人有问题,似乎总能看到不平的现象,总能体会到不公平待遇,似乎生活充满了各种问题,感觉很少有朋友理解,甚至没几个好朋友,总想抱怨,生活令人讨厌,总不按自己设想进行……消极、自怨自艾、痛苦,慢慢有抑郁倾向。尤其是强烈的掌控感,被大部分的不可控打击,内外通道封闭,就真抑郁了。
解决自我中心思维,需要向理性思维过度。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克服这些错误观点,要学会考虑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但凡思考问题,要尝试跳出问题更理性“旁观”,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通过这种自我审查,发现自己思维背后的真正动机。要尝试站在对方立场,关注对方如何思考,起点和落脚点在哪里,多换几个视角、立场、方向思考才更全面。其次,要回到现实中去,通过社交和社团活动来检验自己的理论,发现其缺陷,有助于摆脱这种认知的自我中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