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江心屿有一个美妙的别称——中国诗之岛,就这名儿会让人产生无限美好的联想。
游览江心屿安排在此次疗休养的第三天。
那天早晨,我们从住的宾馆出发,驱车半小时就到了江心码头。江心屿隔江想望,一寺立于中间,两塔矗于东西两侧,岛上绿树成阴。那塔,那寺,那树,就像一首首诗。
坐轮度几分钟就到了江心屿。当地的导游带着我们穿过江边的林阴道,爬上一条窄窄的小道就来到了东塔脚下。这是一座六面七层的高塔,建于唐朝。古塔周围绿树掩映,给古塔增添了几分诗意。外墙呈灰白色,古朴而沧桑。第一层的六面墙各有一个佛龛,但佛去龛空。塔也成了一座空塔,塔内的旋转梯子及佛经都已不复存在。
这座塔曾记载了一段不堪的历史。当年英国在温州驻有领事,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自羽文明的英国人成了一群不折不扣的强盗,盗走有价值佛经、佛像等文物,拆除不该拆除的塔檐,塔内梯子。仰望古塔,不禁感慨万千,一座塔见证了一段历史,它告诉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下了东塔,来到一眼古井边,赫然写着“海眼泉”这几个字,多么富有诗意的井名啊!大海的眼睛,明亮而清澈。据井旁的文字介绍,“海眼泉”这三个字是明朝江南四才子之的文征明所题。井因字而生辉,字因人而出名。
出古井几步之遥,绿树丛中有一石,石上题有“孤屿”两字,据说这两字出自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的一首诗。谢灵运曾做过温州的郡守,且是老百姓心中的好郡守,江心屿上的那座谢公亭就是最好地说明。“孤屿”不孤,江心屿现在游人如织,对谢郡守念念不忘的大有人在。
向西原路返回就来到了有名的江心寺。江心寺最有名的是两幅有趣的对联,其中一幅叠字联是这样的:“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意思是:云每天都会出现,也会随之散去,潮水常常涨上来,也会消失下去。还有一幅是“世人何人信因果 因果又曾绕过谁”。当时看到这幅对联,我就想为什么是“绕”而不是“饶”呢?世人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世人往往抱怨今天结出的恶果,而不会探究昨天种下的恶因,世人只享受今天结出的善果,却不会珍惜昨天种下的善因。就像那幅叠字联说的,云聚云散,潮起潮落都有时,一切皆因果。有意思的是江心寺一进门就看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弥勒佛,它仿佛在告诉世人,贫也好富也好,不必太在意,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开心点。这佛,这对联,不是在告诉我们“一切都会过去”,别太执著。
继续往西,有500岁的老榕树,枝干遒劲,绿叶婆娑,遮天蔽日。还有1300岁的老樟,俯卧江边,远看像老牛伏江饮水,老樟树旁还长出一榕树,美其名曰樟抱榕,也叫连理枝,人类的愿望总是那么美好,那怕是一棵树都要给予最美好的命名。看到这两棵树不禁让人想起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故事。也许有许多恋人会连理树旁海誓山盟,但终究敌不过无情的时间。我们徘徊在这些老树下,感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多少代人见证老树的旧枝换新叶,人已不在,可树还依旧。与老树相比,人生不过弹指一挥间。一辈子不长,别太较真,与人为善。
东园西园两重天,只须穿越一圆形门。如果说东园就是一部史诗,那西园就是一首现代散文诗。如果说双塔、古井、老树是咏物诗,那江心寺就是哲理诗。
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