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留了后路相当于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 ------ 王石
在这里分享王石的人生经历,想法很简单,让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这些故事都是自己翻过无数的回忆,特别是在困难时教会我如何从中走出来,还有学会如何取舍,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该不该坚持等等。
了解过他的人,知道他是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家、探险运动家,做过很多常人很难达到的事情,给人的感觉又似乎很平凡,没有展现出异常的天赋,爱晒自己的生活,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地方耐人寻味呢?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下面三个故事来看一下。
一
创业故事
当时的背景,他那个公司一开始是国营的,股份化改制的时候,他主动放弃拿大头,而是把大部分股份给了深圳特区发展公司,集体以职工持股会名义拿了一小部分(大约30%)股份。他个人当时拿了两三万块钱买了一点儿股票,这部分股票经过十八年,市值不过几百万,连万科总市值的0.1%都不到。所以当时在那种格局下,万科走的是一个国企改制的路子,从历史逻辑上跟我们一开始就走的民营路子是不一样的。他当时的说法是,名和利只能取其一,在中国,得利很危险,若是不甘寂寞,那就得取名舍利。
就在11月19日的万科媒体沟通会上王石重新解释道,“有人觉得很可惜,王石把股权放弃了。我之所以放弃多有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坚信在中国的未来不缺有钱人,缺的是职业经理人,我一直以职业经理自居,这是我对我的自信”。
二
登珠峰
登山可能会遭遇很多危险,甚至可能会丧命。比如我登珠峰快到山顶的时候,正准备一鼓作气冲上去,突然发现我的氧气瓶快没氧气了,连下山补给都不够用。怎么办?我仍然坚持要先登顶再下山,给自己留了后路相当于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真到了下山的时候,我只好捡先前登山者丢弃的废旧氧气瓶,像接力棒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换,勉强撑到山下,才算捡回一条性命。有人说,既然这么危险,难道不害怕吗?下山之后就有记者问我:“万一你捡不到氧气瓶呢?”我觉得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没必要回答,实际上我就是捡到了,于是跟他开玩笑说:“好在登顶的队员不全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人很仔细,是不会遗留氧气瓶在半路上的。”
既然登山这么危险,为什么我还要坚持去登山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人总是要死的,你不去登山就可以避免一死吗?根据数字统计,死亡人数最多的是交通事故。那么,我们是不是因为怕被车撞死,就不去上班、上学了呢?我们不是照样去吗?
这个世界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己的恐惧,系好自己的安全带,车到山前必有路。
三
求学
任何人做成一番大事多少会有些打鸡血的原因在里面,促使自己在犹豫不决时能坚持下去,王石决心完成学业的动力在哪?
“因为我是有这个社交平台,可能来讲就说我在哈佛学习,就两个帖子是对我刺激挺大的,第一个说那有中文班吗???第二个就给了我激情的说,那儿有老年大学吗???这下子把我激发起来了,我说我跟比我女儿还小的这些学生,我记忆比他们差好多,我反应比他们再慢一点,但是我再难再难,我作业我都在交。”
下面来看下他在哈佛学习的一段感受。
最耗精力的不是白天听课,也不是周末的考试,而是晚饭后的公寓作业。7点半结束晚饭,8点做语言学校布置的作业:语法造句和一篇作文。作文费些功夫,但10点前能够完成。不过,费神的还没开始。先烧好开水,泡壶咖啡。波士顿的2月大雪纷飞,老式公寓里的暖气热度不足,得来杯咖啡暖身提神,开始翻下午哈佛讲座的英文笔记。我是怎么听英语讲座的呢?第一,选择讲座时,首选讲演者用PPT的讲座;再就是,由杨教授安排,请一位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随我一起听讲座,帮做英文笔记。熬夜的功课,就是要弄明白眼前的英文笔记。一些单词、术语,甭说英文,就是翻成中文我也一头雾水。
当听到垃圾车的隆隆噪声时,窗外透出曙光,看表,4点钟,做完做不完都必须停下来去休息了。
躺在床上,无法入眠,神经仍处在兴奋状态,告诫自己必须多睡一会儿,但怎么都睡不着。创业那些年,压力非常大,但睡眠一直很好,而且越是困难时期,睡眠越好,反正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
登山的时候只是肉体上折磨,心理上恐惧,但登珠峰也就是熬两个月,在哈佛至少要熬12个月!问题是:登山两个月,能登顶珠峰,而在哈佛熬下去——没有结果就罢了,别熬出个抑郁症来。
其实泡泡图书馆,做自己喜欢的选择题,再聘请个翻译,也不影响和教授交流,何必如此苛求自己呢?但就此放弃吗?我真的尽到最大努力了吗?能到哈佛进修的机会对我来说,就此一次。这样就放弃了将来不后悔吗?不记得哪位哲人的话:存在可以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中自我造就,活得精彩。人需要不断发展自身、更新自身,而不应该被任何本质或性格所预设。过去20多年,创业、探险、好奇、自我不满足,不正是努力摆脱预定、自我造就、修为的轨迹吗?继续熬,无论如何,太阳照样会从东方升起。
王石通过不断的反思坚持的意义和借鉴过去面临困难的经验,毅然决然选择坚持下去,这就是他伟大的一面。
不同的人追求不同,对生活的要求不同,表面的光鲜,背后的辛酸有多少人能走过去?
虽然最近一年多万宝股份之争导致王石可能下台的新闻不绝于耳,还有跟田朴珺的恋爱故事,这些具有争议的行为,一半被舆论无情地嘲讽,一半佩服他不服输的精神。
生活中他也不断更新微博,来呈现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多时候给我的感受是一位为目标而扮演的苦行僧角色,每天会坚持的几件事,多晚都要做到,大半夜晒了几张锻炼完后衣服湿透的照片,评论里说什么不爱惜身体、又在晒身材等等来诋毁的水军,可能不知道他们是否理解王石的思想和态度,总之,说到做到、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直都在他身上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