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做梦。
场面挺闹腾的。
我本不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于是找地方躲。
躲着躲着就醒来了。
窗外的雨“哗啦啦”的,还有阵阵雷声。
宿舍门又忘记关了,留着一条缝,楼道里的灯光溜进来,偏偏打在我的脸上。
起身关窗,关门,又上床。这才发现睡意被赶走了。
002
刚考完六级,有短暂的闲暇。
忙的时候,遇到下雨天,总是幻想要是没事干,在被窝里窝一整天该有多好。
如果有电闪雷鸣,又觉得此刻如果和亲爱的人一起窝在被窝岂不更好。
妈妈,奶奶,弟弟,妹妹,还有谦,都是我亲爱的人。
那种铭刻在基因里的需求,就是对家人无限期的依赖,即使在他乡疾行,心却常常滞留在家中。
003
一到电闪雷鸣日,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妈妈。
想起我们在某个电闪雷鸣的下午,匆匆忙收拾了院子,然后躲进小厨房,地上铺着毡,一边吃杏一边说笑,全然不顾外面的瓢泼大雨。
想起奶奶一到下雨天就碎碎念的那句:“你妈一个人在家,一下雨我就心惶惶的。”
奶奶害怕打雷,我想妈妈也不是天生就不怕的吧!
但是从小到大,我没有见过她怕风雨雷电,仿佛这是老天爷的事,她犯不着害怕。
所以她总是我心里那根最坚实的柱子,给我力量,屹立不倒。
在很多地方,我一个人换桶装水,搬大箱子,会得到他人的随口赞叹。
殊不知,在我们家里,我这点儿力气充其量排第四。
004
从来没有哪一个人的爱像妈妈对我们的爱一般无私公正。
四个孩子,真正考验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时候。
四个孩子,也会像帝王后宫一样争宠,求关注。
我是最占便宜的,生的早,关注自然多。
年纪越大,老大的身份愈发牢靠。再加上父母赋予的一些特权,身份优越感颇深。
老二就不那么幸运了。小时候为了“争宠”,总会不停地哭,边哭边叫“奶奶呀!快来管管娃娃呀!”(过年时候大人们说的)
她小时候还有抽动症,只是那时人们不知道什么叫抽动,认为是什么“蛮毛病”,让认了干妈,带了铁链,折腾到小学上了大半,抽动才消失。
老三便更不幸运了。家里孩子一多,看哪哪糟心。再加上爷爷奶奶长期照顾我们一伙丫头片子,难免生怨。
从我记事起,老三最大的特点就是“孤”,仿佛生来便与你们无缘的感觉。
她很少哭闹,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蹲在某一个地方,头夹在膝盖中间,抽泣。
大人踢她一下,她挪一个地方,姿势保持不变,继续蹲着。
大人生气了,一边骂,一边揪起来扔沙发上,不一会儿,她又跑到哪个角落蹲着了。
弟弟自然不消多说,他的特权,无人能敌。
以上这些,我是用反观的眼光看到的。它是大人们投射出来的爱,似乎是有条件的爱。
但偏偏,这些大人们的身影里,没有妈妈。
所以我常听家人之间互相念叨谁偏心谁,却从来想不出来妈妈偏心着谁。
就在几天前,我想换新手机,想把旧手机给老三用,妈妈不同意。
她觉得她的孩子,每一个都值得拿好的,新的。
高考结束后,妹妹估计成绩不如意,妈妈想的不是考上考不上,而是她一天到晚不出门会憋坏。
我在电话里怂恿妈妈,让妹妹到大环境里磨一磨性子,她一脸紧张,唯恐自己的女儿会受委屈。
如此种种,母爱溢出,满满的都是力量。
005
我们曾在课堂上讨论过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利弊。
今日想起,忽而有感。
我们家算是典型“男主外,女主内”的结构。
但是妈妈不弱,她是一种韧性的力量,是一股强劲的粘合剂。
小时候不懂,现在略懂,以后也未必真懂。
她是我一生读不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