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寿民(1684-1752),清代著名画家,也工诗词、书法。初名维祺,字颐公,号苇间居士,山阳人(今淮安区),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等。
边寿民出身寒门,却自幼聪颖,诗文书画为人所称。虽境遇困穷,却始终坚守寒士清操。据传,他对于同宗富家、同里豪绅,不乐往来。课徒之外,惟以文字笔墨自适。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0岁的边寿民入学为诸生,但由于鄙薄章句帖括之文,应乡试而不中,乃更寄情于诗画。他居住在山阳旧城东北,那里远离闹市、清幽静寂,四面环水、芦苇丛生,一如身处画面中。
边寿民与当地文士交游甚广。程嗣立(字风衣)工诗善画,家有柳衣园,园有曲江楼,常与文士聚会唱酬于其中。边寿民经常参与曲江文会,同会者有"曲江十子"之称。"曲江会课",颇负时誉。
边寿民友人中,相交最厚者为周振采(字白民)、陆立(字竹民),被时人合称为"三民"。友人史震林曾为他们作《三民合记》。《合记》谓寿民"有草亭,匾曰'莲叶仙舟'","土阶积苔,座无俗客"。他也经常出游,甚至长期羁旅在外,这在他的诗词中反映甚多。
扬州、苏州、杭州一带是其常游之地。他曾在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九年(1731年)两度作江汉之行,所以有"楚水吴山都历遍"之句。他还远游北国,在《柳梢青·雁》中所云"塞北风霜,江南烟树,到处为家",虽指雁言,亦以雁自喻。
其出游时间约在25岁至49岁之际,即康熙四十七年至雍正十年(1708-1732年)间。由40岁至49岁,或游杭州西湖,或在山阳会友,或作江汉之行,或在扬州作客,或在江阴作画,几乎每年都有记载可考。而25岁至39岁这段时期,即康熙四十七年至六十一年(1708-1722年)这15年间,则罕见记载。其北国之旅或在此期间。
旧时文人漫游四方者,或入幕依人,或访友揽胜,或卖文鬻画。边寿民游览名胜如西湖、黄山有之;然受聘入幕,则毫无迹象。卖画谋生是他的主要活动内容。漫游期间,边寿民的画传遍南北,声名日盛。据说,康熙皇帝的第四子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在王府中"张其画四幅于屏"。
于是,有人劝边寿民"一游都门,可博进取"。对于封建时代的寒士来说,直接受知于帝王,确实是一条获取富贵的捷径,清前期以诗或画邀恩宠者,不鲜其例。然而,边寿民漠然不以为意。可见,其志不在此。
他善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其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因爱画芦雁,称其所居名"苇间书屋"。作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之一,他和郑板桥、金农等齐名。
他师法前人,兼取众长,尤其用力于徐渭、陈淳一派。他曾论画:"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亦要师法造化,熟悉描绘的对象。他所居苇间书屋,周围芦苇成片,往来候雁,往往停憩于苇间水际。
他想像飞雁南归,只道南方温暖,"那知冰雪满江南",为之伤感不安;他揣度乱苇寒沙,显得凄情,"犹恐雁嫌秋冷落,胭脂滴滴点芙蓉",煞费苦心。他曾在两幅芦雁册页上留下令人难忘的题诗。
一幅画的是芦边水际,双雁紧紧依傍,笔致疏简秀逸,情态亲切动人。左上题诗云:菰米足疗饥,江寒泊最宜。天涯少俦侣,两两莫轻离。
另一幅写孤雁自高处飞向芦滩,但并不疾飞直下,而是颈后曲、目前视,意逡巡,着墨不多、用笔甚妙,一种瞻望却顾之态跃然纸上。左侧题诗云:孤飞随意向天涯,却傍江湖觅浅沙。恐有渔舟邻近岸,几回不敢宿芦花。
在长期的观察中,他对雁的形体、动作、情态都了如指掌。更难能可贵处在于,他关怀往来栖止的雁,视之如友朋,知情着意,体贴入微,从而构思生妙谛,下笔聚深情。他常以雁自喻,声称:"一生踪迹与渠同",甚至说"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
边寿民将南来北往的雁视为同调,将自身遭际、人生咏叹、悲感忧怀一齐赋予雁,写入诗画。世态炎凉,俦侣宜紧密相依,避免孤单无援之苦;人情险恶,不能不时刻提防陷阱、网罗。这是雁的心态,亦是飘泊、忧患的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