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彻底击败突厥之后,唐朝的军事实力达到了顶峰,周边各国大多俯首称臣。
大唐西南方向的强国吐蕃,却始终不服,一直在蠢蠢欲动。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松赞干布派使臣入长安,想要带回一个公主。
李世民都没用正眼看对方,不给,滚!
在当时,能够娶上一名唐朝公主,那是莫大的荣耀,代表着唐王朝的认可。
突厥毗伽可汗,曾经请求联姻,就遭到了拒绝,沦为了笑柄。
吐蕃在李世民看来,根本不够资格。
因为,大唐曾派冯德遐入吐蕃,对这个西域的大国进行了详尽的调查。
报告中对松赞干布的评价不低,但是吐蕃这个国家实在太落伍了,甚至都没有完善统一的文字,而且官员的任用十分随意,简直杂乱无序。
在李世民看来,吐蕃不配当大唐的女婿。
02
松赞干布是一代雄主,他很清楚如果没有唐王朝的认可,在西域站不住脚。
既然,你看不上我,我就逼你好好看看我。
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出兵进攻唐朝边境。
松州方向的唐军只有一万人,守将名叫韩威。
吐蕃大军号称二十万。
但是,韩威根本不把对方当正规军看,面对如此悬殊兵力,居然出城迎敌。
《旧唐书》中载,“都督韩威轻出觇贼,反为所败”。
受挫的唐军退回城中,吐蕃人初战告捷后,觉得唐军不过如此,大举围城。
若论平原作战,吐蕃不弱,但是攻城战,吐蕃毫无经验。
没有重型器械的辅助,想要冲开坚城,吐蕃人还是有些业余。
二十万人围攻十日,死伤无数。
唐将侯君集率军来援,连夜突袭吐蕃主营,斩杀近万人,吐蕃人领教到了唐军的威力,全线后撤。
03
通过这一战,大唐和吐蕃,彼此都了解到对方的实力。
松赞干布败军后继续请求和亲,这次李世民同意了。
吐蕃虽败,但其军事实力还是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两国从此进入了三十年的蜜月期。
公元670年,吐蕃卷土重来,攻陷重镇龟兹,西域陷入了混乱,许多小国纷纷倒向吐蕃。
当时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当然不能接受被挑衅,决定反击。
领军的主帅是当时大唐第一名将,薛仁贵。
五万唐军集结于西线,要特别说明的是,五万人听起来并不是特别大的规模,但是作为唐朝时期的边境战争来说,已经实属罕见了,可见唐朝击溃吐蕃的决心。
吐蕃派出了论钦陵为帅,这人是此后三十年里,唐军绝对的梦魇,在他的指挥下,吐蕃可以同唐军势均力敌。
04
薛仁贵勇冠三军,认为吐蕃的四十万大军完全不够看。
他分析后觉得吐蕃人不善于大兵团作战,利用对方阵型松散,率领三万精骑突进,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薛仁贵的战术是对的,唐军长途奔袭,对方兵力占优,又是野外作战,并不适合正面对决,不如利用机动性袭扰对手。
副将郭待封领兵两万,驻守大非岭,这里是唐军唯一的补给基地。
唐军首战大胜,团团围困乌海城。
大部分的吐蕃人被薛仁贵的气势镇住,但是除了主帅论钦陵。
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战局的微妙变化,因为薛仁贵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快的不正常。
唐军一定是轻装简行,他们补给不足!
找,找出唐军的补给基地,捣毁它。
在他的命令下,吐蕃大量的侦察骑兵往来于乌海城四周。
终于,唐军出现失误了。
05
薛仁贵得胜后,命令大非岭的后援部队前压。
但是,还未等与前锋部队回合,他们就被吐蕃人发现了。
论钦陵迅速调转马头,全力围攻唐军的后队,郭待封被打败。
失去补给线的薛仁贵,不得不收兵回退,这个时候第二个危机出现了。
高原反应,时间拖延的越久就越明显,唐军的战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饶是如此,论钦陵的四十万大军也没有困住薛仁贵,双方都是伤亡惨重。
此时的双方,谁也打不过谁了,不得不坐下来和谈,唐军退回境内,吐蕃也就此罢兵。
这是唐王朝对吐蕃作战中首次受挫。
在西域各国眼中,吐蕃已经成为能够和盛唐分庭抗礼的强国,唐军也丧失了对安西四镇的控制权。
论钦陵,已经名震西境,吐蕃历史上第一战神的地位,彻底树立起来。
可怕的是,唐军的噩梦,还没有结束。
06
数年之后,唐军重新集结,再次兵至曾经战败的大非川一线,对手依旧是论钦陵。
公元678年,唐王朝解决了朝鲜之后,开始全力针对吐蕃。
十八唐军开赴边境,这是唐王朝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大兵团作战。
唐军前锋王孝杰,帅本部兵马首战告捷,吐蕃军溃败数百里。
王孝杰也算是沙场老将,在薛仁贵曾经战败的地方刹住脚步,因为他意识到情况不对。
唐军的后援部队过于臃肿,补给线太长了,这和上次的失败十分相似。
可是,已经晚了。
论钦陵的二十万主力大军已经将唐军先锋包围,还有十余万骑兵在包围圈外游走。
唐军此次的主帅是李敬玄,在得知吐蕃人的动向后,他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
放弃救援王孝杰!
李敬玄的理由是担心中埋伏,由于他的畏战,唐军一万人的先锋部队,被吐蕃二十万大军全部消灭!
07
据《旧唐书》中载,“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
十几万唐军,在李敬玄的指挥下,不战而逃。
前锋王孝杰被俘,但是他命很大!
因为他长的很像吐蕃赞普的亡父…
据《旧唐书•王孝杰列传》中载,“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厚加敬礼,由是免死,寻得归。”
不久,王孝杰被释放回来,捡了一条命。
从此,论钦陵统帅吐蕃军,同唐军开始了数十年的恶战,双方互有胜败。
689年,唐军卷土重来,在寅识迦河被论钦陵击败。
692年,大难不死的王孝杰挂帅,重创了论钦陵,收复了安西四镇。
694年,不甘心失败的吐蕃进犯唐朝边境,再次被王孝杰击退,阵前斩杀六万吐蕃军。
695年,王孝杰奉武则天命进攻吐蕃,被论钦陵打败。
696年,唐军再次出击,在素罗汗山(甘肃临洮附近)遭遇极端天气,被论钦陵全歼,唐军的尸体“尸骸高与天齐”。
08
战争打到最后,终归比的是国力,是经济。
唐朝吃不下吐蕃,但是吐蕃也被彻底拖垮。
武则天此时拿出了杀招,战场上搞不定的事,谈判桌上解决,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桌子底下见真章。
唐使郭元振奉命与吐蕃谈判。
平心而论,论钦陵在军事能力上不输给任何一个唐军将领。
但问题是,吐蕃毕竟不是大唐。
论钦陵连年征战,虽然打服了吐谷浑和突厥,但也为自己树立了太多的敌人。
首先,武则天联络西域各国,制造论钦陵拥兵自重、企图谋反的流言,大大降低了这位战神的威信。
随后,郭元振在谈判桌上采取拖延策略,给吐蕃人画出了许多大饼,但就是不签约。
郭元振还不断的暗示,只要论钦陵这个主战派还在,大唐就不会同意签字。
09
李世民当年对吐蕃的定论十分精准,这是一个在政治上没有连贯性的国家。
据《新唐书》中载,“发使者召钦陵,钦陵不受命,赞普自讨之。未战,钦陵兵溃,乃自杀。”
吐蕃人自己内乱起来了,在内外的压力面前,吐蕃王室与论钦陵,失去了对彼此的信任。
最终,一代名将论钦陵,自杀身亡。
困扰大唐边境近三十年的吐蕃战神陨落。
至于吐蕃日后再次崛起,就和本故事没有关系了。
这里,也不得不佩服武则天,果断的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剪除掉关键人物之后,吐蕃几十年内都再无战力。
而计划的执行者郭元振,是个流氓造假币和买卖人口的出身…
武则天知人善用,也是到了一定的境界,若是论钦陵知道自己败给了这么一个流氓,不知道会不会吐出一口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