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百度有云,“鬼市”,是老北京的一类市场。老北京的“鬼市”四城有八个,据说西城老皇城根下的那个最大。
夜市”以售卖估衣为主,其他货物鱼目混珠,既有来路不正,也有珍奇物品,更有假货蒙人,所以人们又把夜市称为“鬼市”。
《辞源》中道: “夜间集市,至晓而散,故称鬼市。 ”
“鬼市”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据传,清末民初年间,许多豪门贵族断了皇粮,迫于生计只能将家中的古董书画变卖,但又担心颜面尽失,便趁着夜色包装一番进行交易。
这种借夜色而行的交易,也方便了鸡鸣狗盗之辈和赝品贩子,所以他们也来混水摸鱼。而一些古玩行家,收藏爱好者也经常拣漏买些便宜好货。买卖的各色人等愈聚愈多,因而形成“鬼市”。
(二)
贾平凹的《废都》中也写道了“鬼市”。
与庄之蝶合伙开书店的洪江,暗中和一个远房亲戚在城东门口的王家巷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专门做鬼市上的买卖。
“城东门口一带地势低洼,城门处的护城河又是整个护城河水最深最阔草木最繁的一段,历来早晚有雾,那路灯也昏黄暗淡,交易的人也都不大高声,衣衫破旧,蓬首垢面,行动匆匆,路灯遂将他们的影子映照在满是阴苔的城墙上,忽大忽小,阴森森地吓人。”
“鬼市”主要是为小市民提供偏宜的物资,一节水管,龙头,椅子腿用的旧木料,麻袋片……当然也有闲痞泼赖,小偷,扒贼之流便宜出手自行车、架子车、电缆、铁丝……
“鬼市”由来已久,现在也有一些地区还保持这样的市场。
(三)
其实,我也是前几年到广州工作之后,才听说有“天光墟”、“鬼市”这样的市场存在。今天又在《废都》上看到“鬼市”,所以特地搜集了一些资料,对这种形态多一点了解。
广东人对鬼市有一个特有的叫法,叫做“天光墟”,天光就是粤语中“天亮”的意思,因为鬼市都是在凌晨开张,天亮收摊。
现在的鬼市,大多犹如跳蚤市场。
这里的商贩们摆着小摊,出售着各种旧货,从字画、古玩、衣物到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因为商品包罗万象,再加上二手货价格便宜,这里就成为穷人们最喜欢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富人喜欢在鬼市凑凑热闹,因为这里很可能会淘到一些已经停产的老物件或者是被看走眼的古玩等等。
在天光墟买东西,不问出处,只问价格,这是鬼市的买卖法则。想要捡到漏,就要眼疾手快。
或许有人很难想象到,在如今光鲜亮丽的广州城内,还存在着在依靠“鬼市”这样辛苦谋生的贫困者。
对于趁“墟”的人来说,有的是觉得好奇、有趣;有的觉得“鬼市”是个有点情怀与文艺的景点;有的人是为了捡漏;但也有低收入者买便宜的衣物鞋袜、过期食品等实则只为生存。
对于一些小商贩来说,晚上强忍疲惫摆摊赚钱,白天受到城管的驱逐、附近行人的白眼,天光墟就是他们的衣食住行的全部,是他们在这座城市活下去的唯一方式。
“鬼市”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在不断的演变。据说,如今逛鬼市,逛的更多的是一种江湖情怀,是一种情结。
如果有机会,至少要逛一次鬼市,体会不同的人生,感受城市五光十色中另一个小群体之生存不易!
作者简介:爱读书,爱写作,喜欢旅行,好吃猫一枚。想在温暖、深情的文字中,与你相遇!
微信公众号:凡心一墨
新浪博客:流年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