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做白日梦,以前我绝对是鼻祖级人物。虽然它并不建立在好吃懒做的基础上,相反我还挺勤奋。比如大学穷的叮当响时,憧憬着留学;比如在只有冰山一角的存款时,想象着买房;比如年华渐逝,想象着自己明明二十......在我看来“白日梦”并不完全是个贬义词,相反它透露着一个人的天真,不谙世事,抑或一个人的野心与现实的困顿。我觉得能做白日梦的那些年,人是焦虑的,同时又是精神气磅礴的,仰天长啸,谁敢与之争锋。
然而,社会有社会的规则,长大本身就是一个跌破自己认知体系的过程。连邓领袖都说“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规则的边界变得模糊。首先面对的便是知识理解的重塑,课堂上曾认真背诵放在作文里的褒义词,它变得似是而非:比如刚正不阿,比如专心致志,一个毫不通融的人大体上是被排斥的,一个在愚蠢的事情上专心致志的人更是让人痛心疾首……“品质”变成一个极其昂贵的词,它夸赞的不单是“优良的品行”,还有背后蕴含的聪明圆融识世事。
不信?你只是善良试试。聪明的人会嫌弃你愚钝;情商高的人会嫌弃你做人办事不够妥帖舒服;连笨的人也可能嫌弃你软弱可欺……善良何止要长出牙齿,它还要“狠”,滴水去穿石;它更要会“隐”,深藏身与名。越是珍贵的品质,越是容易受到伤害。善良也好,真诚也好,忠诚也罢,没有极大的心量无法安然承载,没有十八班武艺无法护之周全。做好人容易,做一个恶相的好人不容易,因为万千万物,所思所虑,所求所得,离不开一个“欲”字,所以也逃不掉一个“在意”,在意就会乱了心智,乱了心智,就渐渐看不清哪些该坚守,哪些该放弃。
在课堂朗朗声中,在非黑即白的教化中,我们开始辨别是非。少年总觉得自己格外清醒,总能轻而易举的区分好坏对错,梦想清晰在前方,觉得勤奋聪明努力便唾手可得。后来,人开始变得混沌,你开始看到“不公”,愤怒之后你开始感到“无力”,规则只是冰面上表象,而冰面下的根基扎的之深,才恍然大悟,很多的人从一开始就被教导做一个梦,这个梦叫做“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尽管在你憧憬的整个人生历程中,即没有培养堪当“雄才大略”的德,也没有形成“功成名就”的势。于是,人人在找存在感,为的是,在事业中呼风唤雨,在友情中游刃有余,在爱情中占据主导,在生活中令人艳羡......
“存在感”才是最大的白日梦,让一个人短短的几十年,花精力花时间,动用智商耗尽心机,以求周全。要的,是泼天的富贵;争的,是传颂的名声。强者,无论在哪里,都是大众竞相学习仰慕的对象。它,并不能简单的称为“势利”,它也是很多人很多人的一种本能,一种寻求突破的“假想和意淫”。
大概率的情况下,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为,包括生命之初细胞的聚拢,身体的形成,抛开意外的情况,走向基本都定了个基调。是的,有的人鱼龙变化,有的人流芳百世,也有运气,也有努力,更有你看不见的因素。你以为别人跟你一样,好像“差不多”或者“差一点”,错了,一定在某一点上,你们的差距之大,大若鸿沟。只是它深藏于心不以表露,你看不见,不懂得而已。
生活就像买彩票,中了是意外,没中才是常理。刷一晚上的微博,不会第二天就变得大智若愚;吃了头晚的火锅,不会饿两天就秒瘦回闪电;多年抱怨的嘴,不会立刻让人以为你善解人意;一步一步的狂妄,不会一下子就平等待人......生活中的奇迹太少太小,小到大部分人可以估算,第二天走多少步,见多少人,吃多少卡路里,玩多久手机,睡多长时间。
没有奇迹其实是件好事,奇迹本身就不堪一击,不足以成为希望信念。于是,我们才有危机感。知道今天混过的日子,要用未来的穷困来还;知道今天说过的恶语,要用未来的“失去”来还;知道今天的愚蠢骄傲,要用未来的“悔恨”来还......觉得自己输不起,才会小心不要行差踏错,知道自己伤害他人,才会存善念做善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如此。
我记得大学我写剧本赚生活费的时候,一位室友笑话我“写作目的不单纯”,一点都不“高雅纯粹”。要命的是,我那会儿还真心里觉得有一丝愧疚,觉得我玷污了文字的清白,思想的高度。现如今自媒体满天飞,赚的盆满钵满更不计其数,看,这就是对于规则的理解,世界在变从未停止。
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阅读量爆棚粉丝暴涨,醒来后看见一切如常,好像也还挺心安理得。你看,梦中我在怀疑是不是哪一位大神帮我涨了粉买了水军,打赏颇多,心中忐忑。醒来一切如常,还是觉得写东西挺有意思。这个白日梦有什么错呢?它没错啊,它只是帮忙插了一对希冀的翅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