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A还是系主任。系里管理的两个专业招收6个班的新生,可动员了几次,班主任还是没有凑齐。现在学生难管,可出了问题就是一堆麻烦,又没有报酬,所以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官”。A无奈,只好自己亲自上阵,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
这个“主任”倒也没什么事情。每学期开学、期末时开个班会,传达一下学院的指示,有时跟学生们聊聊专业方面的知识。实际上,班主任没什么权利,学院评优、综合测评、请假什么的都是辅导员负责。学生们很快就门清了,所以学生们跟班主任走得并不近,起码比辅导员差远了。
很快,这个班的学生升入了二年级。这时,A发现问题了。有一个同学小林,第一年就挂了好几科。A找小林谈话,了解情况,小林也不怎么说话,唯唯诺诺的。跟同寝室的同学了解,小林主要是对学习没兴趣,不怎么上课,还迷上了游戏。A跟辅导员交流,辅导员说已经反映给了学生家长。
第二年第一学期结束,小林学习不但没起色,反而挂得更多。A找小林谈话,说你实在对本专业的学习没兴趣不如趁早退学,哪怕重新高考呢,总比坐以待毙强。A让小林跟家长商量。
没想到,第二学期一开学,书记找A谈话,说A被学生小林的家长投诉了。书记说,本来投诉信是不该给你看的,不过为了全面了解情况,让你看看顺便做个解释。
A仔细看了投诉信,是家长写给学院党委的。信上说,小林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当地的学霸,是别人家孩子的榜样。现在学习出了一点小问题,班主任应该帮助他克服困难,而不是鼓励他当逃兵。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耽误学生的青春和前途,建议学院撤换班主任,等等。
A苦笑,跟书记解释说,这个学生现在已经完全丧失斗志,这样下去,不会有任何起色,最终也毕不了业。不如,趁早退学,重头再来。A说他觉得这是为小林好,是帮他“止损”。
书记说,A老师呀,你不了解学生家长的心情。小林一直是人家家里的骄傲,当地的骄傲。你现在让人家退学。父母的面子何在?孩子怎么回家?这几年的经济损失咋算?再说,即便是重头来过,你能保证他的道路就是暂新的和光明的?
A说我什么也不能保证。书记说,所以呀,你这事欠考虑了。
为安抚学生家长,征得A同意,学院决定撤换该班的班主任。在给学生家长的回复中,学院表示,会积极配合学生家长,积极努力,争取让小林早日拿到毕业所需的学分,顺利毕业。
学生家长对学院的这个答复表示基本满意。于是,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但是,A始终认为,退学对小林来说是个正确的选择。其实,退学看上去是件大事,其实不然。现在的年轻人为自己的兴趣重新选择没什么奇怪的,而且也具备了这个条件。当然付出点代价也是自然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当年鲁智深当和尚为什么要举行剃度的仪式?实际上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这个仪式必须有,有了这个仪式,鲁智深才能加深自己新生活的认知感,他的角色转变才彻底。退学也这样,这也是个仪式,告诉自己跟过去彻底决裂,新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