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书阅读,收获不同的感悟,这并非无缘无故,我始终这么认为。
大概这两年读了很多哲学类书籍,使我的阅读视角提升了不止一点点,且不断引发我的思考,从以前读文学作品更多的是被故事带动,看待事物缺乏广度和深度,习惯用非常片面的好坏善恶美丑来区分定义每一个角色。
到如今再来重读这些文学著作,似乎更能够理解陀翁笔下主人公内在的矛盾和分裂,它或许荒诞,但从未脱离现实。看到更多的是关于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深邃且隐蔽,对立又纠葛,极致的热情藏着极致的冷漠,悲天悯人的背后是穷凶极恶~
于是你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的身上会同时存在这两种极端,每个人至少都有两副不同的面孔。或许就在某个瞬间,你的大脑会灵光一闪,开始明白了一切的人和事,不能用简单的善恶来判断。是经历,是环境,是性格特色,它是诸多因素聚合在一起的结果,选择抛开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去尝试对一个人进行评判,那都是有失公允,甚至是充满恶意的。
人性是复杂的,当道德被摒弃,欲望被放纵,在经历了一场内心的痛苦忏悔后,沉沦的灵魂同样渴望被光明所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