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路途和目标,但是走弯路可以使人更好的认路。
——题记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影响心理学研究的创设性理论,比如性压抑是精神病的根源、幼儿既已存在性欲、性目标和性对象的分离等,但最使我最感兴趣的是其提出的“力比多(libido)”的理论。
“力比多(libido)”符合我们企图衡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心理,对于爱、欲这样抽象的东西尤其是。我们习惯于问我们的恋人、伴侣“你有多爱我?”其实这样的问题从来都不存在确切的答案,回答的一方含糊其辞,“很爱很爱”“我比爱我自己还爱你”,而提问的一方似乎也总无法满足对方给出的答案,于是一遍遍确认答案。情况好的话,以一个甜蜜的吻结束这个无解问题的讨论,不好的话,两人谈崩,这一问题成为分手的导火线。
这个时候,一句“我的力比多都属于你”或许是低调而奢华的答案。
Merriam-Webster对于libido给出的解释是instinctual psychic energy that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is derived from primitive biological urges (as for sexual pleasure or self-preservation) and that is expressed in conscious activity.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原始欲力,来自原始的生理冲动(性快感或自我保护),表现为自觉行为。
而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力比多有两种表现自我(自恋)力比多和对象力比多,是一种在量上可变的力量,而且可以在度量性兴奋领域中的各种过程和变化。只有将力比多投注到性对象身上,也就是说,当它们变成对象力比多时,我们才能在分析中触及它。
自恋力比多或自我力比多看起来就像一个大水库,力比多从这里出发,贯注到对象身上,还可以从对象身上撤离,流回水库;自恋式的力比多关注于自我,是事情的原本状态,见于童年早期,只是后来力比多才流向外界。但是从根本上说,在力比多流向外界的背后,自我的力比多也一直存在。
一个人的力比多是有限的,如果他/她将力比多用在一个人身上,那么用在另一个人身上的分量就会减少。
如此一来,“我的力比多都属于你”或许是给对方安全感的优解,同时又低调地“撩”了一回。毕竟谁能拒绝毫无保留的爱。我的对象力比多属于你,你拥有我所有的爱意、欲望和冲动,同时我的自我力比多也属于你,不存在自我保护,我无路可退,只能全力以赴爱你。
“力比多”同时能解释恋爱过程中或者失恋时的焦虑情绪。由于力比多无法获得满足而变得神经质的成年人焦虑时的表现就像孩子;独自一人时会感到害怕,也就是说,某人的爱曾让他感觉安全,而现在他离开了那个人,于是便开始感到害怕,而且,他会用非常孩子气的方式缓解这种恐惧。
见过好友在失恋时期,天天只睡觉,打不起精神来做任何事,一个月迅速瘦变形的过去;也见过一切已成定局,不断顾念过去不甘心放弃,与自己内心拉扯的纠结;也经历过从所有爱恨交加情绪迷茫到将对方的目标变成自己目标而失去自我的阶段。
种种的种种,其实都是情感固着(fixation)和爱而不得的孩子气方式的宣泄。如果我们能认清到这一点,识别自己的情绪,或许在消化自己的情绪方面就会用最少的代价,用最短的时间,找回自己或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恋情,不至于在以往的恋情中沉溺,在不甘的情绪中消耗自己,白白浪费美好的光阴、错过可能对的人。
从弗洛伊德的另一个观点中印证此观点,即个人存在归属和敌意两种冲动。当她试图爱上别的男人时,前任的形象就会冒出来干扰,对她的新爱情产生抑制效果。分析表明,这类女人确实还与前任有连结,尽管这不是一种情感连结。她们之所以离不开前任,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完成复仇计划,而在有些案例中,女人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复仇冲动。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调查发现,情侣之间,45%的人曾在分手后与前任复合过(Halpern-Meekin, et al., 2013)。而对于“离婚-复婚”的研究发现,40%的人在离婚之后曾尝试过寻求复合(Wineberg, 1996),10%-17%的人在离婚之后有最终复婚(Kitson, 1985)因为有时候复合的想法可能只是受伤后,想要重新连结以实现反击。
其实爱情故事的最后,往往自我的力比多已从对象身上撤离后,经历了悬置在特殊紧张状况中,最后退回自我,这些自我力比多保护着自己直到保护着自己再遇到奋不顾身的对象,转移到对象身上,转化成对象比例多。
“我的力比多都属于你”表现的不仅仅是爱情的状态,也是爱情涅槃重生的迹象。力比多给了我们衡量爱情的尺度,让我们在亲密关系更加踏实,同时也让我们科学识别自己“爱过”的各种情绪,在亲密关系瓦解后安然处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面对爱情,才能不拒不迎,在亲密关系中才能更加坦然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