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写《北鸢》的,写到一半时,因自己操作失误而没有保存文档,于是便想可能是只看了一遍,感触不太多吧,等着再多看几遍后再写吧。有些日子没有喝红茶了,那就趁这个档口烧水泡杯红茶喝喝。曾有人说绿茶如水墨般清淡,红茶的是色彩浓郁的油画,艳丽红亮的汤色令人眼前一亮,口感醇厚,甘滑爽口,回甘持久。在这样一个闲暇的下午泡上一杯红茶,香气氤氲,怎能不叫人心心念念!
林语堂所说:“捧着一把茶壶,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在低迷不振的时候,经历了酒的浓烈以及自顾自怜的咖啡,苦中作乐,在茶汤中享受到了一点点和谐,最后留在我心中的也是那一杯温柔的红茶。喜欢喝红茶的人,脾气也会随着变好,历经了诸多坎坷,脾气也好了很多,能静静的接受原本接受不了的东西。这应该便是和红茶的茶缘吧。
红茶里我颇为喜欢正上小种。茶树生长在高山峻岭之巅,参天大树之下,翠竹环抱之中,加上常年云雾缭绕,远离污染,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土壤肥沃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有效物质的积累。
每年5月份,山里会有一种繁忙且欢乐的气氛。正山小种不会采嫩芽,一般采半开面3-4叶,嫩梢比较成熟,糖类含量高,茶香具有“馥郁”“鲜甜”之美,其花香物质一部分是鲜叶自身含有的,另一部分是在制作过程中由其它物质变化而来的。
相传明末清初时局动乱,桐木关是入闽的咽喉要冲,当时一支军队进入桐木关的庙湾,占驻茶厂,茶农为躲避战乱,扔下做了一半的绿茶。在制茶作坊里,疲惫的士兵们躺在制作了一半的茶青上睡着了。茶叶无法及时烘干,变软变红并发黏。等士兵走了,这些绿茶都变“红了”。茶农闻到淡淡花香,索性就把这“变了”的茶叶拿去搓揉成条用当地的马尾松加温烘干,茶界便有了正山小种。
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据史料记载,嘉庆前期,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鸦片战争后,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福建的宁德、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大绿茶、泉城绿、泉城红、乌龙茶、普洱茶产区内,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
凡是茶都各有茶道,红茶也不例外,率性,不拘泥,讲究里仍能随心便是红茶之道。红茶也是排忧解愁的良方。她没法马上缓解我的病痛,但浮躁的心境会随着茶叶的浮浮沉沉在慢慢的时光里沉淀一部分。喝茶的时间越长,心情愈来愈平静,也源于茶的温凉和余香,似心灵挚友一般,是让人念念不忘的。
李宗盛说过,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同样的,世上没有白喝的茶,茶就在这缓缓的时间里用她的魅力逐渐唤醒原本就在我身上的而没有被发现的信息,也就在这品味茶香的时光里缓慢的流动着,也澄清着我的心灵,在感受岁月静好的同时,也少了一些偏执和狭隘。犹如一颗飘荡的心在孤独的世间找到了归属感,遇到了知己,不再彷徨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