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家属到镇上一家诊所打点滴,诊所里来看病的人较多,里间都是打点滴的,我就坐在外间的椅子上看手机。
一会,进来一对年轻夫妇,丈夫抱着他们的小女儿来就诊,妻子则牵着他们的大女儿在我旁边的位置坐下来。
我的目光被他们的大女儿吸引了:这是个大概三岁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根泡泡棒。她似乎对泡泡棒很感兴趣,一会儿把泡泡棒抽出来放到嘴边吹,一会儿拿在手里挥舞,看着不停有五颜六色的气泡在空中飘舞,小朋友感觉很开心。
不一会,她拿出泡泡棒,眼睛凑到盛泡泡液的塑料管口一动不动地看着。可能,她也很好奇,泡泡液怎么就变成一个个漂亮的泡泡的。
看了一会,估计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她慢慢把塑料管倾斜,看着管里的泡泡液体随着倾斜的角度而流动,眼睛像是放了光似的。
毕竟还是小朋友,她可能控制不好拿着塑料管的角度,或者,她就是单纯想看看泡泡液流出来的样子,很快,一管泡泡液就全部倒在了地上。
这时,在小女孩旁边看手机的年轻妈妈也看到了这一幕。她皱了皱眉头,伸手就在小女孩的手臂上拍了几下,大声呵斥道:“哪个喊你倒出来的?这下没得玩了!再也不给你买了!”
小女孩一脸茫然,估计她也不知道错在哪里,虽然她妈妈拍她的力度并不大,但事后她妈妈的表情却把她吓懵了。
这一幕惊到了小女孩的父亲,他回过头来,恶狠狠地训斥道:“真不听话,你说你该不该挨打?”
这对夫妻教育孩子的“统一战线”让小女孩很无助,她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还好她比较坚强,居然没哭。
我的内心戏又来了:估计这个小朋友在家里经常被这样教训吧,她都学会用沉默来应付了。
可能,小女孩的父母训斥她是想让她“长点记性”,对此我倒有些不同的观点。好奇心几乎是所有小朋友的天性,她也许就想看看这个泡泡液怎么就变成了泡泡而已,如果她的父母能站在她的角度,陪她一起来领略这个“神奇”的现象,我想她应该会感觉到更大的快乐的。只是在父母的眼里,孩子觉得“神奇”的东西不过如此。
我们成年后很容易以成人的认知来看待孩子眼中的问题,我们经常会用物质上的“得失”来评判孩子的行为,而孩子认知中的“得失”往往是非物质的。
我很想对那对夫妇说:“这么教育孩子,你说你们该不该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