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
当看到从一只鹦鹉嘴里说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时候,有种吃惊的感觉。前面的许多对话内容已经有些让人感到不适,不管是地主还是地主夫人,丫头还是尼姑,土匪还是官绅,革命党人还是教书先生,都只用一张嘴在说话,吐的全是浓浓的墨水,而且对经史、典故无所不知,现在连鹦鹉也来添乱了。其实故事本身还是不错的,叙事的节奏感拿捏得也很好,将历史沉重感以个人的悲欢际遇展现出来,这点非常值得学习。桃花源、金蟾两个意象貌似故意摆的迷魂阵,虽然痕迹有些明显,过程也有些牵强,但毕竟也算是串联故事始终的线索。人物对白是一大缺憾。写作时的那股“寸劲儿”,即使大家也很难避免啊!但是作者自己应该能感觉到,及时把控住自己,不要让这股“寸劲儿”一发不可收拾。
《山河入梦》
与前一部对“乌托邦”的隐晦不同,这部的第四章很显然就是在描绘“乌托邦”,或者说是在阐述对“乌托邦”的看法。前三章写实,第四章有点虚幻,所以前三章只是第四章的铺垫,这也导致第四章的大段对白倾向于概念化,整体上像是《一九八四》的照搬。作者最终还是没有表达出明确的对错评判意见,既是春秋笔法,也是现实顾虑的表现,但褒贬情绪还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第一部可称为“传奇”,这一部可称为“寓言”。
《春尽江南》及三部曲总体读后
(1)三部曲的格调。总体都是灰色的,这灰色是由人性(本性)和命运(注定逃不掉)纽接而成。即使有一点点光亮,到最后还是要毁给人看。这就是作者遵从的创作原则: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过,苦悲的气氛略显过头。
(2)三部曲的叙事。都是循着这样的路数:杂糅-铺陈-发力,节奏由慢到快,时间先后交错,伏笔或藏或露,结局意料之中,又让人不得不去探寻。叙事方式是中性的,褒贬不沾。
(3)三部曲的文笔。除了第二部,一三都有些卖弄的嫌疑,第一部卖弄古文,第三部卖弄各种新物件和新名词。听说文学的创新就是制造阅读障碍,但是展览新物件和新名词在文学创作上应该适可而止,每页必见,似乎大可不必。大段的议论也并非不可,不过很多议论很清晰地能看到是作者的意思,痕迹很明显。但这点应该没有哪个作者可以避免。
(4)三部曲讨论的问题。第一部说的桃花源,重在表现其虚幻,第二部说的乌托邦(和第一部其实差不多),重在表现其悖谬,第三部说的当代社会人的精神状态,重在表现其绝望。如果第一第二部在这方面表现的差强人意的话(所讨论的问题与故事情节的粘合度),第三部好像有点过火了。人的欲望过于赤裸,没有人掩饰自己内心的粗陋,而且全都给其按上了合适的理由。问题就出在理由也不一定是精细和精确的。所有问题似乎都可以推给他人,每个人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5)三部曲的情节。格非极力将虚构的内容表现得更真实,这是小说作者共同的努力。场景和细节描写是这种努力的过程之一,其次就是故事内容的前后逻辑关系。秀蓉最后的自我放逐一度让人落泪,但是前后寻迹,觉得她这样做有很多不合理成份,就是说没有必要这么做。如果非要这么做,前面应该将理由铺陈得更充分一些。纯粹为了制造悲情气氛,强化小说的感染力,也应该首先将理由说充分。
(6)讨论的自我控制。看了一下豆瓣里读者对三部曲的评论,好评不少,差评也很多。如果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小说,也许差评数远远要少得多。可能大家都觉得自己对熟悉的事物有发言权吧,而且表现这种发言权最好的办法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