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首位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书中这样评价“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死变迁、万物流转之间的无常之美。”
读《生为女人》这本书,第一直觉就是想知道,生为女人到底该怎么活着,因为自己活得还有所疑惑。接着就想说,作为一个上世纪的男人,真正的了解生为女人的这群人吗,带着一些不信任的怀疑,翻开了这本书。
从早上九点半到下午三点,中间除了喝了一杯粥以外,我再也没有放下过这本书。人物刻画的细腻饱满,自然流畅的引人入胜的行文,让人爱不释手。这次主要想交代一下,整本书的逻辑架构和人物刻画,文中展现的精神世界,可以另外单独表达。
整本书是由22个小节组成的,就像一篇散文集,单独每个章节读进去都不甚突兀。开始的几个章节,每篇起文都是一个人物的出场,在故事情节中,每个人物都联系在一起,起承转合自然而然。文中没有很多的惊艳之语,以对话为主,但是语风细腻如春天的花瓣。人物性格就在这种对话里十分彰显。我在想这可能与日本的温柔细语的说话方式有关系,如果翻译成东北话,可能这些人物都成了穿着西装的土匪了。
人物刻画最具张力的是阿荣,不算是女主人公,但是整个故事的展开是由于她为了自由而出走开始的,她性格十分张扬,对不喜欢的人十分毒舌,而对于她喜欢的市子,又无所不用其极的撒娇,以博得他人喜欢。但是你在读到她时候,不会对她厌恶,而只能是无奈的微笑,温柔的怜惜。就像佐山内心的感受一样,“表面上,阿荣是一个极为自信的姑娘,然而,一旦受到对方的冷落,便变得十分脆弱。她的这种性格虽然使人难以理解,但正是由于这一点,才博得了市子的疼爱。”
其中,还有杀人犯的女儿,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跟丈夫离婚的妈妈,自杀的老夫人……整个女人组成的生态圈,从少女到老人,所有人都生活着,有喜欢、厌恶、嫉妒、虚荣、善良、不顾一切,也有生活里的无常、平静下的暗流、黑暗中的温暖,所有这些构筑了人的百态,却又平凡得像活跃在我周边的人群。敬佩作者的细腻的心,也喜欢作者温柔的文字。至少,他确实了解女人生为女人的独特性。当然,与波伏娃作为女性本身对女性生命的理解还是有一切区别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