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字在手机里躺了好久,今天终于被再次提起。怎么说呢,第一眼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就觉得说的一定是我了。
微博上有提到中年少女的几个标志,比如喜欢粉红色,不再穿低腰裤,天冷就喊着穿秋裤,开始注重养生,一边熬夜一边护肤,爱逛淘宝,喜欢小鲜肉,不再疯狂发自拍,开始纠结脱发的问题!!!
每一条都那么精准,仿佛生活的秘密被窥探了一大半。
好了,现在我要承认,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年少女了。以前在朋友圈里做过一个介绍,戏称自己是90后的老阿姨,那时候还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快就要集体面对这个问题。
说起来也挺快的,2017年就剩下16天了,我挺悲伤的,因为16天之后我就是个25岁的少女了。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是害怕2字出头的年纪和各种关于青春的迷茫,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篇文章发表在了校报上。
而现在,我站在24岁的尾巴上回想起那个害怕过20岁生日的自己时,内心竟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四年一个人走了不少的路,也做了不少的事,遇见过不同的人,来来往往,但终究还是收获了成长。我不再害怕人多的场合,懂得了如何去表达,更加坚定了内心的想法,一边抱怨一边又从没停下努力的脚步。虽然有很多次我在与现实的搏斗中被打的遍体鳞伤,但也正是这一次次磨练,让我的愈合能力不断变强。
关于90后,近来的公众号里推出了很多话题。比如说“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如此种种。
是,这个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刚刚毕业的我们如果调整不好心态真的很容易心乱如麻,但所谓看破红尘的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并不能代表所有90后的态度。
我向来不喜欢以标签来定义一个人,更别说是一个群体。
每个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前进节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不要刻意去渲染某一种氛围,不然很多人都会对号入座。
共鸣是有的,但态度也是要有的。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说,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从来都不“丧”,我没有看文章,但生病那天,跟奶奶那一辈的人在诊所聊天,我好像寻到了答案。
不经意间跟奶奶聊起从前,奶奶说你们这一辈的孩子是真的没有受过苦啊,我们那时候家里穷,为了养活一家人你爷爷一个人骑自行车去某个地方做生意,一骑就是一天一宿,现在人哪里受过这个苦。
我听了觉得是挺不容易的,且不说天气怎样,单是走那么远的路就足以让人觉得害怕了。想想你跑800米时累的要死要活的样子,就觉得自己真的太脆弱了。
其实,如果说奶奶刚刚说的不过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小事,那后来叔叔生病住院爷爷主动要求给他换了肾,帮着维持这个家,一点点还清了做手术欠下的债,那真的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但生病这种事,碰上了又能怎么办呢,既然不想死,那就好好活。
想想也是,如果一直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做任何事都很丧,整日抱怨,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不如实际一点啊,做好眼前该做的事。
我是90后,一个努力认真奋进想努力赚钱的中年少女,一个热爱生活爱吃爱睡的老阿姨,一个想把鸡毛蒜皮的日子过成诗的文艺少女。
我们不一样,但我们也一样。90后并非是垮掉的一代,我们有目标有思想,敢说也有敢做的胆量。我们会用行动来打破偏见,散发出自己的光芒。
我们,未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