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学校组织研学---就是以学习的名义带着孩子们去玩儿。学校提供了六个选择: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赤壁、曲阜。女儿在杭州和上海之间犹豫,一边想去上海科技馆,一边想去江南水乡体验,而她的好朋友想去上海,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在报名表上填上了“上海”。晚上班级的家长群里老师也在跟家长讨论要去哪里,老师说:很多孩子想去北京,想去看看清华园。一看到这个消息女儿就生气:明明我们是想去上海的多。我说:也有可能是你看到的同学,你的好朋友圈子想去上海,或许其他人有其他的想法。
这两天不断的有家长来问我:你们家选择的去哪儿啊?希望可以结伴出行。有的回应:好啊,我们一起去。也有的说:我们要看看大多数。有人觉得老师说大多数选的北京,我要再看看。
今天早上老师在班级家长群里公布:大部分孩子都选的是上海,问问其他选择的还修改吗?顿时近十个孩子的家长都回应,目的地改为上海。
我瞬间脑补的画面是:女儿跟她的朋友说:我要去上海,我们就一起去吧。那里会有怎么怎么样的好玩。我也看到当别人问他的时候,她一脸坚定和向往的说,当然是上海啊。
从众心理可以满足很重要的内心需要:安全感和在集体的归属感。我跟大多数的人都一样,所以不会暴露在危险当中。而此时那个坚定的选择者就成了核心的声音,当大家都在迷乱的时候,这个坚定的声音会给大家安全感和导向,在心里慢慢的清晰和确认:“对,这就是我要的。”
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认为:“群体有高度,易受暗示性。当第一波暗示一旦形成,立刻就会感染群体所有成员的大脑,而群体情感的一致化倾向,会让他立刻变成既定的事实。”老师希望通过这些信息来影响家长:我们选择的地方是北京,从而达成统一的意见。如果孩子们接受了家长的安排,那么这就成为了他们的选择。如果一些孩子可以站出来去表达自己的态度----对于正在形成自我的青少年来讲,他们的表达自主的意愿立刻就被体现出来,因为老师代表的是权威与家长,而同学的建议则代表的是“我们自己“,于是孩子们很快就能形成类似的共识。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原发性的真的想去上海,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因为这样的暗示与内心表达的需要而去上海,其中还会有一些孩子是真正的不想去上海,而被这些声音裹挟,放弃了自己的选择。
大多数人的声音究竟满足了“我“怎样的需要?”我”是这个大多数人当中的主动”大多数”还是被动”大多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