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客
先考大家一个脑筋急转弯:公元457年大概是中国的哪个朝代?
请根据你的历史常识估一下。
我估的朝代是唐朝以前(唐朝建于公元七世纪)。
故事是这样的:作者(身为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在书店看欧洲史,涉及到公元457年,他本能地联系到中国那时是哪个朝代,不清楚,不小心说出了声,“公元457年是中国的哪个朝代呢?”
作者身边有一大叔,说,“宋朝。”
作者想:宋朝建于960年,隔了几个世纪啊。
大叔又说,“应该是大明。”
作者又想:明朝建于1368年,快隔了一千年好不好。哪家的傻帽放出来了,白了一眼没说话。
(我加的作者心理活动:一会儿宋朝,一会儿明朝,你耍我呢?)
作者回到家里,一查:啊啊啊,真的是,公元457年,南朝宋,年号大明。天哪,这是哪里蹦出的一枚大神啊。所以文章的题目为《有文化的人有多可怕》,真的是太可怕了,我等只能是高山仰止,佩服不已。
真的是很可怕,就像别人讲了一个笑话,你两个小时以后才笑出来。更怕的是,你怎么也想不出笑话的梗在哪里。
看了留言,网友分为两类:一类是像我这样的,看了提示终于看懂了(不容易呀);一类是看了提示也没看懂的(回去该好好看看书了)。
吃早饭时,我想起来我们家还有一位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小大神呢。(我家姑娘读了两本一套的少儿版《中华上下五千年》,常说“你们可不要小瞧我,我可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人。”)问问她吧。
“童童,考你一个问题,公元457年大概是我们国家的哪个朝代呢?”
她想了一下,“嗯,大概是晋朝,不,应该是南北朝。”
额的个神呐,她,一个初中生,居然真的知道。
我用近乎崇拜的目光看着她(有点夸张哈)。“姑娘,真棒。”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有些历史、政治题,比这难多了,灵活多了。我加入的那个历史群有难度的题多了去了。”
知道她在一天天成长,但真的没有想到她成长得这么快,跑的这么快,只能望着她一路奔跑的背影绝尘而去。
小的时候,有一天姑娘问我,“妈妈,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呢?”
她不知道,那一天我有多开心。很长时间以后,想起那句话,还是很得意。
从什么时候开始,她问的问题,我回答起来有点费劲了。有时拿给我的月考卷,她答错的,问我,我和她错的一样。不能不说,现在的题,出的真是灵活万变,恣意畅快。和我们那时的题,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只好再拿起课本和习题,重新学习。
有一次聊天,一个孩儿妈快哭了,“孩子电话和自己说话,说不了两句就要和爸爸说话,说妈妈只会问吃得好吗,和爸爸才可以自由交流。”
如果没有共同语言,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懒得交流。可谁能懂得一个母亲的心呢?
还有一个孩儿妈,女儿上初中,成绩不好,她生气地骂女儿是笨蛋。女儿哭着说,“你凭什么说我笨,别人家孩子有不会的,爸爸妈妈都可以辅导,你自己不会,还说我笨。看看你自己,从来不看书,就知道打麻将,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好几年前了,给出国工人上英语培训班,一个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你说我一个工人,学英语有什么用呢?”
我也认真地回答,“第一,如果你出国,工作中肯定会用到;第二,作为父亲,将来孩子学英语的时候,你一定会用到。”
做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父母,我们容易嘛?如果说以前的父母,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不打、不虐待孩子,让孩子上个学,就算是合格父母的话,现在只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了。
要求高的,要知天文地理历史政治,要懂心理学,要会各种DIY,最好是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
要求低的,至少要了解孩子想法,努力沟通。
所以,即使已经毕业多年,作为父母,我们也需要学习,充实自己。既是为了自己,不要落后于这个变化飞快的时代。也是为了孩子,当他们遇到学业、生活上的难题时,我们可以指导他们。
不要将来有一天,因为学识和价值观的巨大差异,我们和孩子连好好聊天都不可能了。希望我们既是父母和子女,也希望我们是可以沟通和交流的好朋友。
即使将来我们被拉下了,也希望我们不要被落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