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里,打动我的并不是女主历经千辛万苦得到世界冠军,而是在一开始,她们的父亲从不会怀疑自己的两个女儿拿不到摔跤运动的世界冠军。
辛格是印度摔跤比赛的全国冠军,在放弃摔跤运动之后,他最大的愿望变成了让自己的儿子拿到摔跤比赛的世界冠军。他有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儿。见识到两个女儿在打架上的天赋,辛格决定让女儿们学习摔跤,完成自己的心愿。
在男尊女卑的印度社会,没有人支持他的这个决定,包括他的妻子。妻子不支持他的决定,他说先试一年,这之后就放弃。没有练习摔跤的场地用,他自己做出一个。没有男生陪女儿们练习,他找来自己的侄子。没有教练愿意教她们,他会辞职自己教。因为他自己就是全国冠军。
在开始练习摔跤后,辛格意识到女儿们要补充蛋白质,需要吃一些鸡肉。最大的问题是家里没钱。
看到这里,我觉得辛格为自己的愿望已经做的足够多。可没钱买鸡肉,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没有哪个商贩愿意给一个没有收入的家庭赊账。他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一笔钱,除非有第一次买彩票就中奖的好运气。看来只能把训练的事搁置一段时间,等经济宽裕的时候再继续做了。
影片还在继续,辛格来到鸡贩的小摊前,平静的说:我只有20卢比买你的鸡。
商贩很不淡定:你要用20卢比买价值100卢比的鸡?
他的表情似乎更加郑重:如果他们知道印度摔跤比赛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吃的鸡肉是你这里的,你知道该怎么做。
最后,商贩同意了他提出的条件。
如果有人能义无反顾的相信自己,我觉得辛格在买鸡肉时的心态就是最好的表现。在他的眼里,一切的怀疑和不屑都将成为自己实现愿望的见证,我无须证明自己是值得被信任的,因为当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它就一定会实现。
反观自身的经历,不论是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从未相信过自己一定会做到。做出选择这种事,意味着一旦选择一条路,在踏上路途的同时也要放弃很多机会。问题是你怎么才能知道你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是最好最轻松的呢?
好不容易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前行,一边前进一边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更近的路可以绕道,有没有能提前规避危险的办法。偶尔碰到几个同伴,总会有人说:我劝你快绕道吧,这条路太辛苦。我都过不去,你还是另找一条比较好。
在上路之后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
我们听过太多的故事,见过太多因为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在某个时刻飞黄腾达,扬名海内外。不甘平凡的人会千方百计的寻找“正确的选择”,好比在试卷上做的选择题,选择对了就是成功,错了就是归于平凡。我们看了很多大神的选择心得,总结出了很多规律,想破脑袋要破解这道人生的选择难题。
努力破解了好久,才在偶然间发现自己还是和以前一个样,从不甘平凡最终沦落为平庸。
就像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我们会在事后归结为,因为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所以才被人熟知,名垂千古。可在达尔文本人看来,我一个晕船的人跟着航海队做了那么多研究,看了那么多文献,发现进化论是很自然的事。
你总是可以找到一个论点或合乎道德的理由,在事后捍卫你的观点,这种观点非常靠不住。
在《反脆弱》里,作者提到“事后总结者”的通病。在行动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证据。在看故事的时候,每个旁观者都会事后总结,并且把主人公的成就归结为“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为了避免过滤式选择,你应该在行动之前,而不是在行动之后提出合乎道德的准则。
在看故事的时候,不妨把自己当做主人公。在不知道事情后面会出现怎样转折的情况下,先替主人公做一个判断,再去看主人公的选择。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在行动之前提出自己的选择标准。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信念行动,而不是根据行动来选择自己的信念。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