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到一本书,其中一个点挺触动我的:在主动边界内,你还有多少空间?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信不信命?
仅仅一秒钟的审视,我问自己:我信命吗?我竟然无法立即给出答案。
因为我会发现,完全不信命,真的好难啊!
在完全信命和不信命之间,天平上有左右两边的刻度,你随便在哪一个刻度上,都不是“完全不信命”。
这跟我的人生何其相似,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选择上权衡利弊,犹豫不决,然后作出一个保守的选择,这个选择说不上好,但也说不上不好,只是我自己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过得不彻底,既没有放心大胆地摆烂,也没有抓住机会积极进取。
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我是一个喜欢回头的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待感情,所以,也可以判断出,我会不免俗套地让过去的我影响着现在的决定。
完全不信命,它是一件也别需要勇气的事,不然为什么会突然发现自己在犹豫呢?而且还是非常犹豫!甚至,在内心深处,有一股力量在抵触你的选择。
虽然你很想选择完全不信,但你就是在迟疑,你不知道你在迟疑什么,但是迟疑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我不知道别人面对这个问题时,会不会有类似的困扰。完全不信命的是少数,并且是少数中的少数,还有一小部分是不知者不畏。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的天平会慢慢地倾斜向另一端:越来越信命。
一切真相都没有任何义务照顾你的情绪。
这需要勇气,极大的勇气。
如果再把这个问题往深处问,过去影响将来吗?
再深入一步,过去必然影响将来吗?
如果不是,过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将来?
是很大程度?还是一小部分?
如果过去对未来影响的程度并不是那么大的话,有没有可能完全切断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联系?
果然,抽丝剥茧到最后,让我如梦初醒。
是否能完全切断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联系?
我第一个冒出来的答案,“是”和“不是”都各自参半,这让我同时也想到,现在市面上很流行各种心理学派关于原生家庭的说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追根溯源,现在你的样子大部分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人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去找原生家庭的原因。虽然各种寻根究底,但这个洞也是无底洞,甚至说,一辈子都探寻不完。
在这里,我们得明白几点:
首先,完全健康的家庭不是说不存在,而是很少。
即使在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里面,并不代表这些问题就没有。追求极致的真空环境,本就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其次,如果出生在普通家庭,确确实实有一些不好的原生影响,难道,我们就得过且过吗?
也不是,人的细胞每天在更新换代,更何况人的状态呢?每一刻的你都是新的,只不过我们对自己的这种更新感受不太明显而已。
所以,我渐渐地相信自己可以完全切断过去和现在的联系。
信命这件事跟宗教、迷信关系不大,它完全是逻辑思考漏洞造成的。就是思考有漏洞,却不知漏洞在哪里而导致的结果。
而从本质上来看,信命无非是以为过去必然影响将来而已,如果觉得过去未必影响将来,那么就是对信命这事儿将信将疑。
而真正主动的人完全不信命,因为他们会通过简单正确的逻辑思考发现,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彻底切断过去与将来之间的那看似必然的联系。
所谓的完全不信命,就是一个人下定决心而后竭尽全力,尽量不让自己过去中不好的部分影响自己的未来。
而对于我来说,选择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摸索的:决绝的个人主义,决绝的个人主义的写作,决绝的个人主义的生活。
不需要逐鹿中原,不管什么其他的主义,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情绪,管好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管好自己的小日子。
知道自己生活和写作要什么,要什么样的生活,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生活,就努力去做,毫不手软,对自己不手软,对周围也不手软,坚持明确地去追求,写作上也是一样。
战略制定严谨,战略取舍明确决绝,战略执行明确决绝。个人行动、生活抉择、写作都依照清楚的抉择去执行。
就这么做,理直气壮地“不着调“一点,理直气壮地文艺一点,纯粹个人主义一点,生活会美好一点,梅花就落满了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