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四季最后一期的表演赛题目是:
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是坏事吗?
这道题目显然是给正在迷茫的年轻人问的,如果一个人真的成为了一个自己曾经所讨厌的人,你会发现,他根本不会讨厌他自己,也就不会纠结这件事情了。就算有讨厌自己的时候也是短暂的时间,不会长期持续的讨厌,那样会抑郁,活不下去。
这道题目本身反映的就是年轻人心里对于未来未知的恐惧(说的好像我很老一样o(`ω´*)o)。
节目中所有辩手和导师说了很多,但我这里有一种人所有年轻人都讨厌:
就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庸人。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讨厌成为这样的人吧。
好,但你有没有想过:每一个年轻人都在努力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而并不自知。
01.
我爸就是一位得过且过的人,对任何新鲜有趣的事物根本不上心,像很多离退休老干部一样就喜欢花花草草一类的东西。
曾经的我就纳了闷儿了,这样晃晃悠悠的混日子有什么意思?这样过日子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意义不就是体验不一样的精彩么?这样行尸走肉的生活跟死了又有多大区别?
和尚每天敲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我爸这种在当时的我看来毫无信仰可言。
对此他自己还挺骄傲,周围不少人也说他活的明白。而且你观察一下,不少上了点岁数的家伙的生活状态都是这个样子。
而我是有新的电影上映我会去看,有新的科技产品上市我愿意尝试,我想品尝没吃过的美食,去没有去过的地方旅行。我是一位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屠龙少年,我就喜欢折腾,一天不搞出个大新闻我浑身难受,我讨厌成为这个样子。
等我老了,我也一定会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初心与好奇,保持着年轻并勇敢的心态,成为一位年轻的老头,总之,肯定跟他不一样。
02.
但这件事儿有个特别诡异的地方在哪里呢?
我们看看某问答网站上关于成长、成熟、情商一类的话题热度有多高。
年轻的我们都渴望成熟,而成熟的最终状态就是我爸这个样子。
罗振宇在节目中说:成长就是变得复杂。
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成长就是欲望降低,变得温和。
03.
成长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看到世界是美好的。
第二阶段:在看到这个世界丑恶的一面之后,发现原来相信的全是假的,进而认为这个世界全部是丑恶的。
第三阶段:既知道美好,也知道丑恶。
第一阶段就是每个人的孩童时期,如果运气好如我,一直到上了大学才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的阴暗面,之前都是一朵被好好保护的白莲花。
这个阶段的人相信鸡汤,喜欢看《你是人间四月天》一类的书籍,喜欢《小时代》里45度仰望天空的泪流满面。
这个阶段的小朋友们能作到什么程度?
高中的时候我跟朋友说一位女生长得好漂亮,后来传到那个女生耳朵里。你猜怎么着?她晚自习休息期间跑到我们教室的窗户口,就是想让我看。为什么我知道呢,因为当时我在教室里却没看到,她很不满意跟我朋友抱怨来着。结果害的我也脸红了一个学期。
然而后来什么也没发生,这要是第二阶段的我看到了一定会穿越过来骂一句:
傻逼。
第二个阶段因为见识了一些的真相,发现原来爱情也需要交换,长得不好看的人就没有人喜欢,发现班花从来不会瞧自己一眼,发现自己为一个人付出了很多却被伤的很深。
于是三观被毁,灾后重建。开始相信「男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等毒鸡汤。
咪蒙做的就是这个市场,非常精准。
再后来到了第三个阶段,发现原来世界上好坏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发现是非的标准很模糊无法分辨,发现自己是个普通人只能娶个普通的姑娘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于是折中了,温和了,不激进了,此时往往岁数也大了,在很多人眼里也叫成熟了。
04.
前两个阶段的人们一直渴望成熟,但是成熟之后或者正走在成熟路上的人们会渐渐发现,成熟了之后对年轻小姑娘的吸引力反而下降(有颜有钱的大叔另算),因为成熟背后折射出的是自身对外界欲望的降低。
看到美女也不想搭讪了,听流行音乐也不能泪流满面了,甚至有时候会琢磨「那首歌里面唱的爱来爱去的是什么意思」?
没激情了。
终于,我们「努力的」变为了自己所讨厌的人。
这是坏事吗?
我觉得不是,这只是每一个人都要走过的路。
这时候再看看我爸,我发现他也没有那么难懂了,他这个岁数事业上已经不可能有进展但仍然保持认真,他在闲暇时间里居然还有点自己的小爱好,这是他给这个世界保留的最后的激情。
这时候再看看曾经的自己,发现那个喜欢在女生面前吹牛逼的男生真的帅的一逼。
我们变了,我们不会再纠结这事儿到底是好是坏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面对自身不断下降的多巴胺,对这个世界报以最大的热情。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