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世界似乎在用尽一切方式讨好年轻人。
技术和趋势,文化和教育,甚至段子和玩笑,都把年龄作为一个毋庸置疑、所有人都懂的大众梗。
从二十岁到八十岁,大家都用年龄来自黑,有的带着蔑视,有的带着悲凉。
变老这件事并没有多稀奇,只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自然过程,为什么在现代显得这么重要、这么需要讨论呢?
可能这个问题本身,都是幻觉和错觉。
我之所以会这么问,大概是因为,自己本身处于一个过渡、转换时期,自己需要面对“在生理上确实已经不再特别年轻”的事实。所以所感所见,都是对于年龄的讨论。
人们的眼光总是在自身周围打转,也算是一种知见障。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说,中年的两大挑战是:放弃年轻的形象,承认死亡。
听起来都是很艰难的任务。
羡慕年轻人、害怕老去,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被裹挟的集体无意识,甚至是一种表演姿态。如果直接接受,对自己的生命和自我而言,实在太懒惰也太轻浮了。
所以,很确定的,我坚决不要变年轻!
首先,得知道自己如何定义年轻。举个例子,回到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可以年轻六七岁,但日夜颠倒缺觉到失去意识还要抵御产后抑郁,我是不愿意的;回到高考前,可以年轻惊人的十七岁,但要面临巨大压力及未知,应该没多少人愿意吧。
按我的观察,大家最为怀念的一般是大学时期(大学生活越轻松越让人怀念),和开始工作到结婚生子前的这段时间(恋爱生活越丰富越让人怀念,接触的世界越广越让人怀念)。基本最受欢迎的青春片也会集中展示这两个时段的生活。
可见人们想要的并不是年轻,而是不用承担过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可以自由掌控生活节奏的轻松与闲适;是可以众多可能性中悠然选择的从容。
但实质上,这些东西无关年龄,如果足够智慧、足够勇敢,可以在任何人生阶段享用。
而且年龄这种东西,其意义大部分存在于比较中。既然是比较、是一个相对状态,再年轻、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年轻,只有初生婴儿能获胜。
其次,任何的美好,一定是在回忆里最为凸显。
普通的我们,在最年轻的时候——如果我们现在诚实的回忆一下——也并没有觉得手握自由天地开阔。担心的问题可能是:想买的东西好多但工资好低,工作中到处是困难是陷阱但自己能力好弱,更不用说高企的房价和易变的感情状态带给人的压迫感。
我发现“活在当下”这种事,如果想要真正的贯彻,需要一种更达观的态度。没有任何一个“当下”只有幸福和希望,没有缺憾和痛苦。所以要“活在当下”,就必须接受每一种当下必然会有的迷惘——“忆往事不可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分。
想追忆就尽情追忆吧,但不要自我麻醉说“我无法改变,因为我不再年轻;我无法拥有美好,因为我不再年轻”。
你自己知道这不是真的。
沸腾喧嚣的世界给人的错觉之一是,面前有很多条金光大道,自己茫然不知道选哪一条。沉浸在全社会的年龄霸权、看着意气风发的新生代崛起表示欣羡,会产生一种错觉:如果我还年轻,我也可以这样呢。
不可以,不会的。
很多自以为是遗憾的事情,那些看起来错过了走上巅峰、成为赢家的转折点,重来一遍,我们多半仍然会做同样选择。因为当时、当地、当状态,那就是凭借直觉与经验的最优选择,这是人性本能。
但以现今的条件去评价当年的选择,以俯视的眼光去看当年只能平视的境遇,认为自己本来可以更好、认为如果自己能再次年轻就可以更好,实在有自欺欺人的嫌疑。
这种“难过”也是需要资本的:因为这个节点,有了心情、有了时间、有了资本去思考人生,去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系统,感受到局限、失望、无奈,几乎是必然的。
读历史书的时候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任何一个时代,身处其中的人们都自认为风起云涌、浪花淘尽英雄。“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烂大街到让人生厌。
任何因年轻拥有时间、机会,或因年长拥有权利、资源而产生的优越感,都是虚妄。
人生阶段不可跨越,成长需要契机。若期望有通透的想法及眼光,一定需要经历痛苦、沉淀。
而那些加了滤镜的旧时光,无论多好,也不如未来更好。
别感伤,别自恋,Go ahead.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告知作者并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油腻中透着清新的中年原创微信公众号: 一周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