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很早就想写一些关于Clyde的文字,但迫于琐事繁多和习惯性拖延的毛病,始终没有开始。他是我们学校年龄最大的外教,将近60岁了,来自澳大利亚。昨天当我满心欢喜地计划着这学期每周何时去上他的口语课和写作课的时候,他竟然和我说:I left SXNU and now work at ...University. 因为之前他和我说过,还会在师大待两到三年,所以当我听到他离开的消息时,非常惊讶,问他为什么,他的答案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他说学校的另一个外教把一个女学生灌醉并和女学生发生了性关系,并且之后再也没和那个女生说过一句话。他认为大学不应该雇佣这样的老师,他向外事处负责人投诉之后,负责人居然表示不相信,也不调查,并说那个外教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他说他有和女学生的通话录音,自己说的都是真的。他说在澳大利亚,这个老师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如果他告诉学校这个女生是谁,她就拿不到学位了,为了保护这个学生,他选择离开学校。在愤慨于那个外教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学校置之不理的态度的同时,我更多的感受,是对Clyde离开的失落。
一年来,我先后跟着Clyde上了两个学期的口语课,从一开始吱吱唔唔挤不出几个单词,到现在已经给他做过N次不合格翻译,我从他那里学到的,绝不仅仅是英语口语,他的善良、正义、幽默,他的授课方式,甚至他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都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这样一个老师、同事、朋友,突然就从我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杜甫先生的两句诗: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我曾以为这两句诗只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才能写出,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体会到这样无助的、没有希望的感觉。
初识Clyde
初次上口语课,是去年这个时候,我决定参加学校专门为老师们开设的外教口语班。当时有参加过以前口语班的同事说,没什么用,去了两次就再也没去过。我想,还是要自己感受一下再做决定。上课的当天,就是9月份的新学期伊始,是一个初秋的夜晚,还下着雨——现在我真庆幸自己当天没有因为天气原因而放弃去上课。因为从那个学期开始,以前的外教离开了师大,Clyde接替了他的工作任务。而根据同事对前一个外教的评价,两人的授课水平显然是相差悬殊的。
他身高足有一米八,戴着一副眼镜,有西方人特有的高鼻梁和深眼窝,上课时喜欢坐在第一排桌子上,总是穿一件白衬衫,搭配一条西裤。他的课堂内容很丰富,而且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每布置一个任务,都能让听课者瞬间明白完成任务之后会收获什么。他很幽默,课堂上总会有时不时的哄堂大笑。记得在第一堂课时为了了解我们每个人的英文水平,他让我们轮流读屏幕上的一些句子。由于我学英语一直学的是美音,所以我读完之后,他用手摸着额头故作无奈地说:天啊,你到底看了多少美剧?!
总之,从那天起,我就喜欢上了他的口语课。
生活家Clyde
因为时间难以统一的原因,给老师们开设的口语课只能放到晚上,我们的课大约是从第三周就转移到他在学校的家中——学校给外教专门有一幢“外专楼”,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家电设施齐全费用全免,这让我一个“内教”感到些许不满,这是顺便跑个题——每一次上课,他都给我们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以至于有一次我忍不住拍照发了朋友圈:“口语课越来越好吃了。”后来的口语课上或是在他家的各种聚会中,他经常教我们做一些简单的西餐,在厨房里,在他的指挥下,我像个机器一样一步一步完成动作,结果做出的东西都能让自己大吃一惊,这也让我惊叹西餐用料的量化怎么能做到那么精确。
其实除了他的厨艺,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他的房间里整齐地让我有些惭愧。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走进他家里感觉,房间不大,但每个角落都很整齐。两室一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柜、储物柜、茶几,沙发上没有一件多余的物品;储物柜里碗碟酒杯杂物分类摆放,很方便拿取和放回;茶几上也是除了一盘各式水果,几乎没有放任何东西。就连厨房的抽屉们,都分类放置了各种餐具,筷子勺子刀叉,要找什么绝不费劲。一个将近六十岁的男人,能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像是有了图书馆里的分类索引一般什么都很快找得到,这多少有些颠覆我对普通男士的刻板印象。
他喜欢喝红酒,每次上课,他都给老师们每人倒一些红酒,但来蹭课的学生们是没有这个口福的,他不会给学生喝酒。他还特别喜欢喝万家福超市卖的一种澳大利亚进口牛奶,每当超市打折,他就会买很多,因为保质期长。有一次我竟然看到他摆得整整齐齐的一柜子牛奶,简直像个卖牛奶的。他还送给我一盒,我喝完也在京东买了一整箱,以后每次喝都会想起他吧。
他喜欢把课都安排在下午,他说他非常享受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喝着咖啡看新闻或者看电影的时光。
老师Clyde
因为收获不少,所以紧接着下一个学期,在Clyde的邀请下,我又决定去上那一学期他的研究生口语课。研究生的口语课和老师们的口语课相比较,还是不一样的,更加正式,更加严肃,更能让我感觉到他老师的身份。他的课堂上,学生除了查单词,几乎没有玩儿手机的。课堂设置非常精妙,除了PPT制作非常精美之外,他的课堂形式有辩论,有访谈,有拍摄、剪辑视频……内容更是涵盖全球的各种热点话题,有科技,有人文,大到国际,小到宿舍,总之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他给学生的评分工作,也让我感到震惊,在他的书房里,有一张办公桌,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十几种表格,全部都是给学生评分用的,在课堂上,学生滔滔不绝地完成课堂任务之时,总能看到他不停地在各种表格上做记录,他说这是为了方便他给学生最公正的分数。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选择当老师,他说他特别享受当他讲了什么之后,学生恍然大悟的那一声“哦——”。也难怪他工作这么用心了。
每周一三五,学校在学生活动中心给教职工空出两块羽毛球场地,我们商量每次叫两个学生一起去打球。他以前当过兵,体力很好,球技也不错,而我打球太差,抱着“不管接住接不住,运动了就能减减肥”的单纯想法去球场。这样他就成了我的羽毛球教练,他很耐心地给我讲发球、扣球、跑动、配合的方法,让我感到他天生就是一个老师,诲人不倦。
外国人Clyde
第一次和他近距离接触,是他让我给他和他的牙医当翻译。当他和我说这事的时候,我觉得他简直是疯了,用一个一节课说不了两个完整句子的学生给他当翻译?果不其然,当他的牙医让我和他说“上下牙左右搓一搓”的时候,我真的懵了,觉得这十几年英语算是白学了。但他依然给我鼓励,说我做得不错,反正他是听懂了。后来得知,他那时虽然不会说中文,但大致还是听得懂的(而且他说过他很享受他听得懂周围中国人在说什么而周围人不知道他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的那种感觉——真是狡猾!),叫我去,一方面是他觉得身边有个中国人以免被欺骗(我猜他以前一定被骗过),另一方面主要还是想让我得到一些在课堂上得不到的锻炼。知道这些之后,我对他更加心存感激了。我不知道那么多人当中他为什么选择让我去做这件事,也没有问过他,但我猜可能是因为其他老师都有孩子了时间不太自由的缘故吧。
后来,他想要把澳洲的汽车驾照转成中国的,让我跟着他去车管所,这时候我的口语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不管语法对错,反正能自如地把他的话翻译成中文给车管所的工作人员,也能把工作人员的话翻译成英文告诉他。但由于市级车管所和区级车管所互相推脱国外驾照的转移业务必须在对方那里办理,所以虽然我们辗转多次、往返多次,最终我都没有成功帮助他办好这个事情。在去年年底,天寒地冻的冬天,我们从一个离学校大约8公里的车管所开始,像个皮球一样,先后被踢到五个单位都没能办成这个事。而在办理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他却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丝生气。我说这个事情换做是我,一定早就感到烦躁并且生气了。但他却说,如果放在澳大利亚,他也会生气,但因为中国人时时处处都对他特别好,所以他也要对每个人好,况且这样的事在中国他已经遇到几次了,生气也没有用,是中国教会了他忍耐。
临汾交通秩序不怎么好,在路上总有违反交通规则的机动车、电动车、行人,每一次他按电动车的喇叭都是短促的两声“滴滴”,他说这样给人的感觉只会是“您好请注意我在这儿”,并不是烦躁的“让开——”。我想了想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却总是抱怨,可是,在制度使然,抱怨的态度无法改变事实的情况下,抱怨又有何用呢?
上课、翻译、打球,这些事情让我们渐渐熟悉起来,经常一起吃饭、聊天。由于用英语描述中餐对于他可能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他竟然在手机里储备了各种中餐美食的图片,点餐的时候,就给服务员看图片,把一件可能会有点复杂的事情变得非常简单。我顺利地帮助他点过干锅土豆片、过油肉这样的菜。
还有一次,他看到我用手推眼镜,就说,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总爱用手推眼镜吗?我说难道你们不用推吗?他一边骑车一边“嘲笑”我,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啊,因为你们鼻子小啊!
我问过他为什么不学中文,他像个孩子一样悄悄地对我说,他发现当他和中国人说中文的时候,中国人会感觉很没意思,而当他和中国人说英文时,中国人就会很好奇,就都会过来给他帮忙。说完还不忘安慰我,说我到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也会这样对我的——我倒没抱这样的希望。
另外,他对中国女孩子总是在想结婚、生孩子的事情表示不太接受,他认为每个女孩子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她非常支持我去考博士,甚至是国外的博士。他奇怪中国女孩子天天都化妆,他说她们为什么不给自己的皮肤放个假呢,年轻女孩子不化妆也很美啊。
不舍Clyde
昨晚的聊天中,几乎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生气,对那个不负责任的外教生气,对学校置之不理的态度生气。我对他的离开表示伤心,我告诉他他是我最好的口语老师。他说:You are too kind. And I would never have won so many badminton games without you...(你太客气了。没有你,我就不会赢得这么多羽毛球比赛。)
我给他发去微信里新出的那个表示无奈的捂脸表情,但鼻子酸酸的。
我不是客气,那些倚仗自己在中国会说两句英语能轻松泡到姑娘而混日子的外国人,怎能跟他相提并论。我尊敬他,不舍他的离开,不是因为他是个外国人——在中国的确不乏觉得外国人都比本国人高人一等的人,但我不是。在和Clyde学习英语的这一年中,他对我的影响几乎是冲击式的,我通过见识他真实的活生生的经历知道了为人处事要宽容,要能忍耐,要善良——现在每当自己有所抱怨,都会想如果是Clyde,他会有怎样的态度;置身于他的房间,我知道除了工作,我还应该热爱生活,应该要有好的生活态度——每次从他家回到宿舍,我都忍不住要彻底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一下;我还知道了我的工作只有认真是远远不够的,我的目标不应该停留在认真上,我对自己课堂的安排应该有具体明确的要求,花点心思,课堂能够像他那样安排得更好——我也已经在新学期开始不断地实践……他是我的老师,我们曾经是一所学校的同事,我们还是相谈甚欢的好朋友。
生活就是这样不公平,我们可能因为别人的错误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上学期的最后一节口语课就是他给我上的最后一堂课了,答应给他一袋制作酸奶的菌粉还没有给他送过去呢,我们还计划这学期继续打球呢,这学期末的圣诞节不应该在他家有个party吗……但无论怎样,Clyde在我的生命中已经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也许他都不知道,他对我的影响应该是在我一生中都不会磨灭的。我安慰自己,虽然突然的离开很伤感,但能够认识他已经很幸运了,不是吗?
昨天聊天的最后,他说下次来临汾会联系我,一起吃午饭。我说,那我一定好好练习口语以便下次吃饭时还能说好。他说,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但是,见尔当何秋?
(2017年9月5日晚初稿,2017年9月6日晨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