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人都有羡嫉心理,就是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抢过来,甚至于想把拥有这个好东西的人毁灭掉。”
这些美好的东西的存在,就是在彰显自己的不如意。
在东野圭吾的《恶意》里,向我们诠释了人性深不可测的一面。
最终我们会发现,人心究竟能有多坏,我们永远也想象不到。
1
究竟是有多深的仇恨,才能让人赌上自己的性命也要让那个人身败名裂,甚至将他杀死还不够,还要侮辱他的名声,让他连死去都不能翻身。
我们都会觉得只有仇恨才能让人这样吧,可是善良却也能引发恶意。
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是一对从小到大的好朋友,两个人都有作家梦。
小说的一开篇,野野口修来到日高家里就看见一个女人在找猫,却一直都找不到。
从日高口中,野野口修知道日高对邻居家的猫不胜其扰,在后来的聊天中,日高说他把猫毒死了,只有这样这只小家伙才不会来院子里到处乱拉。
藤尾的妹妹中间来找日高,要求他下架《禁猎地》,因为这是一部以藤尾为原型的讲述校园暴力的书籍,给藤尾带来了负面影响。
野野口修回到家就遇上了前来收稿的编辑,两人刚刚碰面没多久,日高就打来电话请野野口修前往家里。
来到日高家里,家里不像有人在的样子,野野口修便打电话给日高的妻子,两人进入日高的家里,发现日高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2
在警方的一系列搜索之下,犯罪嫌疑人马上被锁定,就是野野口修!
此时的野野口修已经是一个命不久矣的癌症患者,他怎么也不肯吐露作案动机,警察搜到了他的屋里有一张日高第一任妻子初美的照片以及几本笔记本,上面全是日高已经出版的文章的手稿。
他这才肯说出真相,他和初美两情相悦,但是被日高发现,日高收集了不利于野野口修的证据:一本录像带、一把带有野野口修指纹的刀。
在日高的逼迫之下,野野口修为了初美忍辱负重,成为了日高的影子作家,帮助日高奠定在文坛上的耀眼地位,而自己只能做儿童作家。
可是尽管如此,初美还是出车祸死了,野野口修觉得初美的死并没有这么简单,肯定是日高逼迫的,野野口修决定报复日高。
故事到这里,我甚至觉得日高死有余辜,随后日高的名声颠覆式暴跌,野野口修的舅舅甚至来找日高的妻子理惠要求退回应属于野野口修的稿费,民众一致要求日高退回文学奖。
3
舆论的突然转弯把野野口修塑造成了一个受害人,本来案件已经了结,但是警察加贺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他深入了解了野野口修和日高的中学,采访了他们的同学街坊,逐渐弄清楚了一个真实的野野口修和日高。
野野口修和日高都是深受校园暴力伤害的孩子,日高面对暴力誓死抵抗,而野野口修为了不受欺负加入了施暴者的阵营。
日高为了野野口修不受欺负,经常叫他一起上下学,跟他做朋友,也没能让野野口修心怀感激。
施暴者的头目藤尾曾经强奸一个女孩子,野野口修就是按住那个女孩的人。
日高为了写《禁猎地》,得到了当时施暴的照片,可是他从未对别人谈起,甚至于再次遇到野野口修时也并没有歧视他,反而给他介绍了写作儿童文学的工作。
可怜的日高到死估计都不会想到,他的这些善举竟然是他殒命的根源。
对于野野口修来说,从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嫉妒和憎恨日高,凭什么我要苟延残喘才能不被欺负,而你就一直不同流合污显得那么高尚。
面对这样的野野口修,日高还没有嫌弃他,反而跟他做朋友,这无疑让野野口修心理更加扭曲。
长大后,日高面对野野口修不堪的过去缄口不言,还是一直在帮助他。
这更加激怒了野野口修,因为日高的善良时时刻刻都反衬出野野口修的不堪。
4
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有如万丈深渊,让人不寒而栗。
野野口修萌生了杀死日高的想法,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准备,录像带、笔记本、照片、围裙都那么理所应当地出现了,可是他手上的老茧出卖了他。
为了营造日高的残忍冷酷的形象,野野口修一开始就编撰谎言,说邻居家的猫是日高杀的,实际上是野野口修杀死的。
野野口修的目的不仅仅是杀死日高那么简单,他还要毁掉日高的名声,让日高的声誉跌入深渊,永远无法翻身。
恶意来的那么让人脊背一凉,那可是一路走来都在帮助、扶持他的朋友啊。
可野野口修不在乎,甚至于堵上自己也要把日高拉下高坛,沉入谷底。
他要毁掉日高的一生,甚至背负一生都不可能洗清的罪名。
加贺警察在做老师时曾经问过施暴者:“你为什要欺负他?”
“没有为什么,就是看他不爽。”
没由来的恨意,人性的嫉妒狭隘显露无疑。
我就是见不得你过的好,为什么你总是那么高高在上,而我却在谷底中,我把自己变得面目可憎,而你依然那么耀眼,我们都有作家梦,为什么就你总是获奖无数,而我却只能在你的庇护之下才能寻得一个给儿童文学撰稿的机会,为什么你了解我不堪的过去却守口如瓶,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让我时时刻刻都活在过去的影子里,而你却永远都那么美好,为什么我身患癌症,而你身体健康。
5
你过得好,本身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伤害,他们内心滋生的恨意恨不得能把人吞没,当他们对别人产生了嫉妒心理之后,就想把别人的东西抢过来,当他们觉得自己不能很好地拥有这些东西,不配拥有这些好东西的时候,他们甚至想把这些东西破坏掉,甚至想毁掉拥有这些好东西的人。
人性的恨意深不可测,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每一个面带微笑的人背后究竟对我们怀有怎样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