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五年后,我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的差别还大。
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是否持续学习。持续学习的人,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1、拥有选择权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权很贵,你要自己去挣”。
而持续学习的人,无疑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很多人找工作的时候,用过去衡量未来。即用现有的资源选择工作,这种人一般把工作局限在对口的专业上。
对口的工作却不一定是自己的喜欢,只是面对有限的选择妥协罢了。
持续学习的人,是用未来衡量未来。即根据想从事的工作需要提升自己,从而选择的范围更广。
作家李尚龙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程序员朋友辞职后,花了一年的时间找工作。在这一年的时间,朋友考取了驾照,读了100多本书,健身减肥20斤,还自学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证,从而成功进入会计事务所上班。
持续学习的人,不局限自己已有的筹码,因为他们会用学习开拓更多的资源,从而进入更宽广的世界。
当你的高度上升了,选择权随之而来。
2、思维多元化
做同样一道数学题,拥有线性思维的人,解法是单一的。而思维多元化的人,能从多方面论证。
林语堂曾经说:
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是被眼前的世界所禁锢住的。他的生活是机械的、刻板的。
不学习的人,他的思维也更加僵化。
思维线性的人,着眼于固有的认知。当今社会复杂多变,不能与时俱进,升级认知的人,好比精神上的“刻舟求剑”。
持续学习,努力培养多元化思维,可以使用全课程学习法,即有别于分科的学习方法,把所有的课程综合在一起学习,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拥有全局观。
查理·芒格说:
多学科视角才能产生某种共奏效应,发现原本无法发现的深度见解。
而这一切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开阔眼界才能实现。
3、收入实现指数级增长
收入的取得完全取决于投入的时间和成本的方式是线性的,而收入呈指数级增长的方式,还和创造性等因素相关。
比如,钟点工的工资是按小时计算。如果想拥有24小时的收入,就得一天工作24小时,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持续学习的人,可以打破线性收入的局限,收获指数级增长。
比如把优质课件发布在网上,以10块钱一节课卖出去,如果有1000人购买,你的收入就是10000元。每多卖一节课,你不需要重新制做课件,成本不变,收入却无限的上涨空间,这就是指数级增长。
收入实现指数级增长后,人和钱的关系也更加和谐。金钱开始变成你的朋友,为你工作,你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学习其实是场马拉松,唯一的终点是你生命的尽头。那些早早放弃学习的人,学习也会抛弃他。
毕业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学习:
第一,从学历和资质上提升自我。
比如考研、考证。
不急于找工作的同学,可以考全日制研究生。已经工作的人,其实依旧可以考“在职研究生”提升自我。
考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含金量大的证书。当然,考证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和将来的工作需要,不然一味的考证是浪费时间。
第二,升级认知。
可以通过阅读、付费报相应课程等的方式。
阅读是实现自我增值的低成本方式之一。阅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借书、在kindle上看电子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是付费报相应课程。现在是知识付费时代,花费小额的金钱,就可以学习各种大牛的思想。这就是“现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前几天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花99块钱购买了一期写作课程,结果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从不过稿到稿费4000+,那99块钱真是不错的投资。
第三,学习一项技能。
比如英语。
英语是打开世界的另一扇门,英语好的人,无疑更容易成功。
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社群,初学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可以走得更远。
技能也可以是写作、演讲等等。
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认为:
我们应该把90%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保本的事情上,另外的10%花在可能让你爆发的领域。
而你的技能无疑就是那可能的10%。
在这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的时代,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增加更多确定性,才能更好的拥抱这个不确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