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的优点是情感丰富细腻,所以读小说的时候代入感十分强烈,缺点是导致我比较费眼霜,因为老把眼睛哭肿,拿眼霜来消肿。朋友们读了有些动容的清节,我已经看哭了;朋友们看哭了的,我已经哭到不能自已了。
好的作家我始终认为应该写出在现实之上,人性之上的作品,是你哭完以后有体会,有感悟,对人生有更进一步思考的。对于哭完以后只觉得好惨好惨,好感动好感动的作品,不是你不是个好读者,那就是书不是本好书。假如书是本好书,但是你稍微迟钝了些,但你内心里还是会朦胧的感到在遥远的地方有什么在召唤你,希望勾起你的什么。
余华成名也比较早。1960年人,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来自百度)
对比如今90后作家群,余华那代作家已经很了不起了。王瑶等老先生算第一代学者,洪子诚、钱理群,陈子善等人算第二代,这一代由于时代原因,成就都出的比较晚,人生当时都耗费在“国家的错误”上了嘛,读研究生都已经是40多岁的事了,成为名学者自然也是5、60岁了。再往后,出名就越来越早了。20几岁就该写出代表作来了,尤其作家们。也因此,到现在90后作家,现在也没出个响当当的作家,是“大器晚成”了些,毕竟也快30岁了。
写作这件事是越写越枯竭,有些除外。
余华早期作品非常有“对抗性”,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不服从,你要说年少轻狂也可以,总之作品是各种充满生命力、反叛性的试验。《十八岁出门远行》,听名字也是年轻时写的出来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钱赚够了,与世界妥协了,现在写的作品可能连他自己也不信。
多数人都会感动于他写的底层人民和苦难叙事,感动于其中包含的同情理解与怜悯。可以说,对于余华的评价,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极端。一种如前所述,另一种就是,余华,够了,江郎才尽了,不要再出来赚读者的钱了。那么他究竟有没有理解底层人民,写他们那些非常可怜的故事,究竟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呢?
得承认的是,余华一直努力于贴近底层人物,为他们着墨,去关注他们。但是,读着他们的故事的时候有没有感觉一些不适应不真实膈应?看这个写人物真不真心,首先看他立场。有理由怀疑余华是不能够像他所说的那些贴近人物。为了使自己与人物更近,余华总是说自己是草根,这点也许从他写作出发点来说是的,但从深层来说,他是不能够被称作草根,也不能像他期望的那样贴近底层。(想想他的生活吧,那是草根吗?)索尔仁尼琴说,上层人写下层人的文学是最好的,但是在一个前提下,这个上层人他或者落难或者遭遇变故,总之他落到和下层一样的命运了,他才能写出最好的作品。
正是这样的立场,他有一个道德视点,这个视点使他写出来的人物不真实,情节矫情。但他通过诗意的书写,大难之后的生命形态等等自己的方式创造了一种余华的底层叙事。他放弃了批判性的立场(方方就强烈多了,更欣赏她),以一种不知道什么道德立场消解了所有这些人物的可鄙,总之这些小人物的一切都是可以赦免的,无罪的,只剩下了他们的可怜,其他因素都消失了。他们就像在一个圈里,失去了生命力,反抗性,自省,总之一切对抗性因素都没有了,就像软趴趴的鼻涕虫祈求人们同情的一瞥。所以,余华是圣母吗?
并且,以《第七天》为例,里面的杨飞和李青,鼠妹与伍超,他们的爱情你们看了感动吗?看看别的作家写爱情,再看余华写爱情,恕我直言,这样的爱情余华自己都不信,但他要让人们感动、哭泣,所以我看到了矫饰。爱情的余华式玛丽苏情景,就是一袭白衣代表爱的纯净。
读书有时候也是主观性的,所以我只是说我不喜欢他的原因。还有很多别的作家可看,我觉得写的很好。